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立功,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关于立功,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dmin
2016-08-16
39
问题
关于立功,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选项
A、甲、乙共同走私大批文物出境。甲被抓获后带领公安人员将乙抓获,甲成立立功
B、甲、乙共同倒卖文物,甲被抓获后向公安机关提供了在犯罪过程中掌握的乙的藏匿地点,公安机关据此将乙抓捕。甲成立立功
C、甲因金融凭证诈骗罪被公安机关逮捕,甲的妻子给同案犯乙发微信,以商量如何将甲“捞”出来为由,将乙约至一宾馆,公安人员将乙抓获。甲成立立功
D、甲、乙、丙三人持枪抢劫银行。甲带领公安人员抓获了乙,乙带领公安人员抓获了丙。乙因重大立功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因而甲不构成重大立功
答案
A
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5条规定:“关于‘协助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认定:犯罪分子具有下列行为之一,使司法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属于《解释》第五条规定的‘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1.按照司法机关的安排,以打电话、发信息等方式将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约至指定地点的;2.按照司法机关的安排,当场指认、辨认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3.带领侦查人员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4.提供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联络方式、藏匿地址的.等等。犯罪分子提供同案犯姓名、住址、体貌特征等基本情况,或者提供犯罪前、犯罪中掌握、使用的同案犯联络方式、藏匿地址,司法机关据此抓捕同案犯的,不能认定为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犯。”故A项应当成立立功,正确,B项不成立立功,故错误。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为使犯罪分子得到从轻处理,犯罪分子的亲友直接向有关机关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不应当认定为犯罪分子的立功表现。故C项错误。D项中甲、乙都成立重大立功,故D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9e8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A一直想与妻子B离婚,但是B一直不同意。于是A便产生杀害B的念头,但苦于没有机会。一天,A与B约定上山打猎,A在出发前一边检查猎枪一边与B交谈,不经意地将枪口朝向了B,正好枪支走火击中了B,B死亡。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吴某没有固定工作,后经人介绍与外国人威尔逊联系,孙某答应以获取20万元人民币为报酬,帮威尔逊收集、刺探并提供我国的军事秘密。下列选项中对吴某的犯罪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周某是部队现役军人,方某为了想让周某离开部队帮方某做生意,于是便煽动周某快点从部队逃出来,如果周某逃离部队后,方某就会聘请周某担当方某公司的总经理,于是周某照办了,方某也兑现了他的诺言。下面关于周某和方某的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薄某是一个服装门面的小老板,在战争时期,他儿子小薄从部队里逃了回来,处于护子心切的感情,他马上就把逃兵儿子藏在了家的顶层,全身心地照顾儿子。当小薄的部队战友找到小薄时,薄某说自己的儿子身患艾滋病,不适合再回到部队。关于薄某的行为,下列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下列选项中,既包括单位犯罪主体也包括自然人犯罪主体的是:()
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由谁的行为引起。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下列哪些选项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2014年试卷二第51题)
关于劳动关系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试卷一第70题)
随机试题
Thepolicemankepthiseyes_________onthescreenofthecomputertoidentifythecriminal’sfootprints.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典型的病理变化是
某常规投资方案,FNPV(i1=14%)=160,FNPV(i2=16%)=-90,则FIRR的取值范围为()。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纳税人包括( )。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______需要和______需要两种。
事物的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
某公司欲考察广告的类型(报纸广告、电视广告和网络广告)对其产品销售量的影响。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中分别抽取1000名被试进行调研。该研究中的城市规模属于
TheflatofferedinadD______.
(2014年真题)2003年5月,某省甲种子公司与乙种子公司签订合同,约定由甲公司为乙公司代为培育玉米种子。因玉米种子的市场价格上涨,甲公司不愿按原合同价履约。2004年初,乙公司将甲公司诉至A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两公司因赔偿价格的标准
Jameisunhappybecauseeveryonewenttothedance______he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