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2011年7月31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四次“入水”。7时29分,“蛟龙”号在深度为5182米的位置坐底,成功安放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一个木雕的中国龙。在完成了采样等科考作业后,潜水器上浮并于13时02分回到母船甲板,全程历时8小时57分。在这次下潜
2011年7月31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四次“入水”。7时29分,“蛟龙”号在深度为5182米的位置坐底,成功安放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一个木雕的中国龙。在完成了采样等科考作业后,潜水器上浮并于13时02分回到母船甲板,全程历时8小时57分。在这次下潜
admin
2012-08-03
44
问题
2011年7月31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四次“入水”。7时29分,“蛟龙”号在深度为5182米的位置坐底,成功安放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一个木雕的中国龙。在完成了采样等科考作业后,潜水器上浮并于13时02分回到母船甲板,全程历时8小时57分。在这次下潜试验中,它还完成了海水、海底生物的提取以及锰结核的采样。在“蛟龙”号带回的记录资料里,5000米深的大洋海底的锰结核画面首度曝光。这些锰结核覆盖在海底表面,含有锰、铜、钴、镍等30多种元素,100万年时间才能形成几毫米的大小。这段文字谈论的核心问题是( )。
选项
A、“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四次“入水”成功安放标志并完成采样等科考任务
B、“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四次下潜深海,带回海底锰结核
C、“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D、需要100万年时间才能形成几毫米大小的深海锰结核首度曝光
答案
B
解析
文段说的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四次入水,下潜至五千余米的深度,成功安放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一个木雕中国龙,还完成了海水、海底生物的提取以及锰结核的采样。表面上看来,A项表述最为全面,但题目问的是“核心问题”,而A项并未体现出重点。事实上,“蛟龙”号这次深海下潜所完成的任务中,只对完成锰结核采样进行了具体描述,其他几项都只是一笔带过,因此“带回海底锰结核”才是文段谈论的核心问题。故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9cee777K
0
四川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填入下面句中恰当的一项是()我独不解中国人的何以于旧状况那么______,于较新的机运是那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那么______。
根据材料。回答121-125题。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84.10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1527亿元,增长16.9%;房地产开发投资6952亿元,增长32.1%。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2680亿元,
一项工程,负责施工的有8名挖土工工作了8小时,挖出了8米长的暗沟。如果以同样的速度继续挖,要在24小时内挖出24米长的暗沟,需要多少名挖土工?()
某报社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披露未成年人甲是乙的私生子,致使甲倍受同学的嘲讽与奚落,甲因精神痛苦,自残左手无名指,给甲的学习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按照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对该报社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国务院向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颁发500万元奖金,该行政行为是()。
当你把社会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时候,重视多种因素的动态协调,才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假如遇到问题,就从概念出发,进行简单的定性和判断,强求一致,非此即彼。这种思维的简单化、片面化、极端化,都与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这段话的主旨是()。
中国的工业革命开始得相对较晚,其大部分效果在过去四十年中才显现出来。它对中国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影响,发生得肯定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快,而且可能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强大。随着政治越来越稳定,大规模的发展、生产、消费、运输和废物处理已经改变了中国。上述文字
长期以来,在中国能源界有一种理念,“GDP翻两番,能源翻一番”。但是,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间阶段,没有可能做到“GDP翻两番、能源翻一番”,即使中国经济转入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发展初期,仍然将保持能源的高速增长。有一个意思,我们应该迅速转入到
随机试题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经过的批准人是()。
氢燃料的优点是什么?
将水喷洒于空气中而使空气减湿,应该使水温()。
大树移植时,对较大的落叶乔木如杨、柳等进行强行修剪,树冠可剪去_______以上。
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试述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慢性炎症时,浆细胞内的玻璃样物质是
杭州月亮有限公司HangzhouMoonCo.Ltd.是一家流通性外贸企业,2005年12月15日收到德国KKKCo.Ltd.的订单如下:ORDERNO.:040426DATE:14Dec,2005SUPPLIER:H
生产物流计划的任务有:()。
十字军东征(南京大学2001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