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admin
2016-01-30
79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人教版)的目录。
材料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人教版)“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原文。
根据以上材料,撰写一个教学设计,要求至少写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选项
答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氮气的性质及NO、NO
2
的物理性质; (2)掌握NO、NO
2
的化学性质及相互间的转化; (3)了解氮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运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的迁移能力; (2)通过探究、讨论、实验、观察、思考等过程,训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认识氮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及危害,进一步培养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形成与自然的友好相处,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感受科学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义; (2)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NO、NO
2
的相互转化,NO
2
与H
2
O的反应。 [教学准备] 实验用品:充满NO
2
的试管、水槽、导管、O
2
。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F1ash。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1】“魔鬼谷”的图片 情景:在新疆与青海的交界处有一个山谷,人称“魔鬼谷”,经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甚至闪电常把人和动物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 【提问】为何“魔鬼谷”内牧草会长得如此茂盛? 【引导分析】植物生长是需要养分的,“魔鬼谷”内肯定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充足的养分。 【展示2】“雷雨发庄稼”的Flash。 【提问】雷雨过后,为何庄稼越发生长茂盛?(学生讨论) 【引导分析】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是含有N、P、K元素的肥料等,而自然界中的N大部分都以游离态的氮气存在于空气中,除少数的植物能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可吸收的化合态的氮外,其他植物要靠外界环境直接提供。而雷雨时,空气中的N
2
和O
2
在放电条件下化合成氮的氧化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可吸收的氮随雨水落到地面,进而为植物提供了充足的氮肥,使植物更茂盛。 该转化过程就是本节课研究的内容。(从而引入新课) 二、推进新课 【回顾】空气的主要成分:O
2
和N
2
(体积比为1:4)。 【分析】在常温条件下,二者不反应。但通过刚刚播放的F1ash我们不难知道二者在放电或者高温的条件下可以直接化合,生成NO,而NO又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
2
反应生成NO
2
,NO
2
又溶于水生成某种氮的化合物,最终被植物吸收,所以植物才会生长茂盛。 【板书】一、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生成 N
2
+O
2
[*]2NO(无色) 2NO+O
2
[*]2NO
2
(红棕色) 【设问】NO和NO
2
是氮的两种重要化合物,那么他们具有怎样的性质呢? 【展示】两瓶收集满的NO和NO
2
气体。 【思考】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并结合已有知识归纳其物理性质。 【引导】物理性质要注意从颜色、状态、气味、有无毒性、溶解性、稳定性、密度等方面进行考虑和分析。 【学生归纳并板书】 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 NO: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不溶于水,不稳定,密度比空气略大。 NO
2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稳定,密度比空气大。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NO和NO
2
的化学性质。 【板书】3.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2NO+O
2
[*]2NO
2
【引导】NO
2
与水的反应 【探究实验】NO
2
与水的反应产物的验证 3NO
2
+H
2
O[*]2HNO
3
+NO 【分析】(1)生成的气体与空气变成红棕色,说明是NO; (2)生成的溶液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有酸生成,进一步根据元素来源可知,该酸是HNO
3
。 【视频】播放NO
2
溶于水的现象。 【结论】3NO
2
+H
2
O[*]2HNO
3
+NO 【思考】(1)现有两瓶气体,分别是NO和CO,如何进行鉴别? (2)如何鉴别NO
2
气体和溴蒸气?(二者都是红棕色) 【分析】(1)分别让CO和NO与O
2
接触,若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则为NO,无明显变化的则为CO。 (2)分别加水,使之充分反应,溶液颜色变成无色的则是NO
2
,溶液仍有颜色的是溴蒸气。 【思考】我们已经知道:NO
2
与H
2
O能发生反应,但NO
2
不能完全转化为HNO
3
,怎样可使NO
2
完全转化为HNO
3
呢? 【探究实验】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地使NO
2
被水吸收。 【引导】从理论分析实验方法,从实际考虑实验器材。 【分析】不断提供O
2
,使之完全被吸收。(设计实验方案,填写实验步骤) 【视频】播放实验过程 【结论】2NO+O
2
[*]2NO
2
① 3NO
2
+H
2
O[*]2HNO
3
+NO ② ①+②×2化简得:4NO
2
+O
2
+2H
2
O[*]4HNO
3
【思考】此设计对工业上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从原料的充分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考虑) 【过渡】氮元素在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其氧化物中的NO、NO
2
都是有毒的气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种氧化物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那么其对空气的污染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展示】图片:NO、NO
2
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好的一面(污染)。 【引导】学习树立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课堂小结] 氮的氧化物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们。我们更应该充分运用我们已有的知识,善用它们好的一面,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治其不好的一面,使之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更大的价值。 [板书设计]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生成 N
2
+O
2
[*]2NO(无色) 2NO+O
2
[*]2NO
2
(红棕色) 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 NO: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不溶于水,不稳定,密度比空气略大 NO
2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稳定,密度比空气大 3.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2NO+O
2
[*]2NO
2
3NO
2
+H
2
O[*]2HNO
3
+NO 4NO
2
+O
2
+2H
2
O[*]4HNO
3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96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歌剧《白毛女》是中国第一部新歌剧,其中《北风吹》选段的主题音调是以()为素材创作的。
构成曲式的最小结构单位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D大调的关系小调的是()。
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要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和推广,体现了音乐教学评价的()。
音乐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方式分为两类:一是采用体验性或过程性目标的方式,即学生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二是采用结果性目标方式,明确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下列选项哪一个符合结果性目标方式?()
根据对《月光》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初中欣赏课教学目标与简单教学环节。要求: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1870年首创用于训练音准的一套手势,用七种不同的手势代表音阶中固定的某一唱名,并通过在空间不同的高低位置显示各音之间的高低关系。这套手势的首创者是()
下列中国古代乐律学理论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新法密律②何承天新律③蔡元定十八律④京房六十律⑤三分损益法
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随机试题
管道投入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干燥?
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是:8μm至()
疱疹样口疮与疱疹性口炎的鉴别要点不包括()
关于痴呆的临床特点,最正确的是
患者,女性,34岁。清晨起床解黑便一次,量约100g,遂来就诊。既往病史无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但有关节肿痛2年。此时评估患者最重要的是询问()
在城镇体系规划中,城市金字塔与城镇体系规划()部分的内容密切相关。
发生火灾时,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先喷洒()。
导游塑造良好的仪容仪表应()。
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
Infact"trickortreat"is______.Protestantgunmenmade______inNorthernIrelandsincethebombin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