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计算机
数据表如下: 图书(图书编号C(6),书名C(16),作者C(6),出版单位C(20),单价N(6,2)) 读者(借书证号C(4),单位C(8),姓名C(6),性别C(2),职称C(6),地址C(20)) 借阅(借书证号C(4),图书编号C(6),借书日期
数据表如下: 图书(图书编号C(6),书名C(16),作者C(6),出版单位C(20),单价N(6,2)) 读者(借书证号C(4),单位C(8),姓名C(6),性别C(2),职称C(6),地址C(20)) 借阅(借书证号C(4),图书编号C(6),借书日期
admin
2013-03-26
66
问题
数据表如下:
图书(图书编号C(6),书名C(16),作者C(6),出版单位C(20),单价N(6,2))
读者(借书证号C(4),单位C(8),姓名C(6),性别C(2),职称C(6),地址C(20))
借阅(借书证号C(4),图书编号C(6),借书日期D(8),还书日期D(8))
求ABC单位借阅图书的读者人数,正确的命令是( )。
选项
A、SELECT COUNT(DISTINCT 借书证号)FROM 借阅 WHERE;
借书证号 IN(SELECT 借书证号 FROM 读者 WHERE 单位="ABC")
B、SELECT SUM(DISTINCT 借书证号)FROM 借阅 WHERE;
借书证号 IN(SELECT 借书证号 FROM 借阅 WHERE 单位="ABC")
C、SELECT COUNT(DISTINCT 借书证号)FROM 借阅 WHERE;
借书证号 IN(SELECT 借书证号 FROM 借阅 WHERE 单位="ABC")
D、SELECT SUM(DISTINCT 借书证号)FROM 借阅 WHERE;
借书证号 IN(SELECT 借书证号 FROM 读者 WHERE 单位="ABC")
答案
A
解析
COUNT函数用来统计数据表中的记录个数,SUM函数是对数据表中所有数据值字段进行纵向求和。本题使用嵌套查询,内层查询是将单位"ABC"的读者的借书证号查出来,外层查询根据内层查询的结果通过对借阅数据表的操作显示出单位为ABC的借阅图书的读者。使用DISTINCT短语可去掉重复值。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95sp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二级VF题库NCRE全国计算机二级分类
0
二级VF
NCRE全国计算机二级
相关试题推荐
循环结构中EXIT语句的功能是
自然连接是去掉重复属性的【】连接。
若长度为n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在等概率假设的情况下,删除一个数据元素,需要先依次移动【】个数据元素。
在VisualFoxPro的表中,如果要用一个字段来存放图形、电子表格、声音等多媒体数据,应将该字段的类型定义成______。
如果要将用户自定义的菜单内容添加到系统菜单之后,应使用“显示”菜单中的“常规选项”,在“常规选项”对话框中的“位置设置”选取______。
在创建数据表的CREATETABLE语句中,可以定义与该表有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下列选项中,定义唯一性约束条件的是______。
设有如下关系表R:R(NO,NAME,SEX,AGE,CLASS)主关键字是NO其中NO为学号(数值型),NAME为姓名,SEX为性别,AGE为年龄,CLASS为班号。写出实现下列功能的SQL语句。将学号为10的学生姓名改为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从外面看只能看到对象的外部特征,而不知道也无须知道.数据的具体结构以及实现操作的算法,这称为对象的【】。
包含在______中的属性叫做主属性。
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______。
随机试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大同》
_______能减少用户计算机被攻击的可能性。
Whilestillinitsearlystages,welfarereformhasalreadybeenjudgedagreatsuccessinmanystates—atleastingettingpeo
新药生产批准文号的审批部门是
对蛋白多肽的口服制剂促进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大型养护机械对线路进行整道作业的内容包括()。
不确定性或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为( )。
用特别的、专门的法规文件规定的减税、免税是指()。
简述体育课上引起学生肌肉抽筋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甲为自己房屋使用的便利,与乙签订地役权合同,约定五年内乙不得加盖楼房,甲支付5万元。合同签订后,双方办理了登记手续。三年后甲去世,房屋由丙继承。同年,乙将楼房卖给丁,随后丁加盖楼房,遭丙阻止。在本案中()。(2013一专一47)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