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请阐述杜威对教育本质的论述。
请阐述杜威对教育本质的论述。
admin
2017-12-11
63
问题
请阐述杜威对教育本质的论述。
选项
答案
在杜威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1)教育即生长。 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以本能为核心的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机能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以此为基础,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原则。杜威批评传统教育无视儿童内部的本能与倾向,只是从外部强迫他们学习成人的经验,教育成为一种“外来的压力”,他明确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主张。 (2)教育即生活。 从教育即生长出发,杜威又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一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又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原则——“学校即社会”。 (3)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
解析
本题中杜威的思想一共有六大要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学校即社会”“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杜威教育思想的每一个内容都需要考生熟练掌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8Xw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乌申斯基是______国教育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
本题为必选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Ⅰ.论述技能形成的过程。Ⅱ.教育研究成果撰写的要求是什么?
最佳学习效果的过度学习需达到()。
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是()。
1976年联邦德国颁布(),规定正规高等学校修业年限为四年,无特殊情况不得延迟毕业。这是联邦德国战后第一部有权威的高等教育方面的法律
下列文件中,确立了我国20世纪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是()
结合以下材料,试述终身教育产生的背景、特点和意义。“终身教育这个概念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包括其中的每一件事情,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世界上没有一个非终身而非割裂开来的永恒的教育部分。换而言之,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的组织所
请结合我国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就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和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本题为必选题,请在以下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1题的成绩计入总分。分析下列研究设计,按要求回答问题。假设一位研究健康教育的人,对3种不同锻炼时间(时间的长度)对稳定心率的作用感兴趣。他随机抽取60名年轻人,20人为1组。60名被试
随机试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目的是
男性,25岁。沿海居民,甲状腺肿3年,结节感,质软,无其他不适症状。完成下列哪项检查可确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
某大厦建成后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不得不爆破拆除,这说明工程项目具有()的特征。
施工成本控制的实施步骤为()
某小公司有15名员工,其中市场部6人、技术部6人、综合部3人,从中任意选取3人,其中恰好有市场部、技术部、综合部各1人的概率是()。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hinawill"declarewar"inthebattleagainstpollution,PremierLiKeqiangsaidattheclosingoftheNationalPeople’sCong
Whilewe’veknownforsometimeaboutthemanylong-termbenefitsofexercise,newresearchshowsaerobicexercisealsomayhave
A、Iwillgotosch001.B、Iwillhelpyou.C、Ihavegotaheadache.D、Yes,I’mwell.C询问身体状况,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回答,故选C。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