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科罗拉多河三角洲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沙漠水生生态系统之一,但1993年以后入海径流锐减,河口三角洲环境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下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 1993年后,科罗拉多河入海径流锐减的最主要原因是( )。
科罗拉多河三角洲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沙漠水生生态系统之一,但1993年以后入海径流锐减,河口三角洲环境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下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 1993年后,科罗拉多河入海径流锐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dmin
2019-07-09
46
问题
科罗拉多河三角洲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沙漠水生生态系统之一,但1993年以后入海径流锐减,河口三角洲环境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下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
1993年后,科罗拉多河入海径流锐减的最主要原因是( )。
选项
A、年降水量变少
B、年蒸发量增加
C、上游过度调水拦水
D、沿海山脉抬升
答案
C
解析
年降水量减少和年蒸发量增加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会导致河流入海径流锐减;海岸山脉的抬升对该河影响不大;上游大坝的过度拦水调水则能导致河流入海径流锐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8V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化学与社会发展,主要涉及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等问题,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以下不属于该主题的二级主题的是()。
阅读下列三个有关材料。材料一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钢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作用。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
某版本化学教科书“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片段。观察下列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及所得的结论填入表2—3。实验1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段的表层,观察表面的颜色;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实验2将小块金属放在
某版本化学教科书“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片段。观察下列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及所得的结论填入表2—3。实验1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段的表层,观察表面的颜色;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实验2将小块金属放在
某化学教科书在呈现新知识之前,通过“活动探究”“资料”等栏目及图片学习情景的设计,引导学生对身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联想,驱动学生探究的动机,明确探究的任务和意义,这种设计主要运用了()。
阅读下列三段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材料。材料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材料二“硫的转化”一节位于鲁科版《化学1
心理学上,一般把概念定义为“符合所代表的具有共同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或性质”。大多数概念都包含四个方面:概念名称、概念定义、概念例证和概念属性。以“置换反应”这一概念为例,进行概念分析。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箐”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箐”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箐”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箐”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我国人民很早就知道用焰色反应来鉴别某些物质,只是因为受生产力水平限制,这种方法没有得到发展。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大师陶弘景(456—563)在他的《本草经集注》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这一记载所鉴别出的物质应该是(
随机试题
其设立的三级机构是其设立的三条系统是
试述领导体制的内容。
在PowerPoint若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飞入”,应
能收敛止汗,固涩滑脱,为防止元气虚脱之要药的药物是
AⅡ型变态反应BⅠ型变态反应CⅣ型变态反应Dα受体兴奋性增高E迷走神经感受器受刺激与外源性哮喘发作有关的是
某化妆品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10月份生产销售了一批化妆品,不含税售价为100万元。消费税税率为30%。则该企业10月份应缴纳的消费税为( )万元。
混凝土对原材料石子强度要求应为混凝土强度的()倍以上。
确定会议举行的时间应考虑能否出席的人选包括()。
以下选项中中原王朝对西藏管辖设置机构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则不是骑车人违反了交通规则就是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所以,如果骑车人没有违反交通规则,则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上述论证与以下哪项最相似?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