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欠下乙赌债7万元,乙多次讨要,均被甲以手头没钱为由拒绝。于是乙以看电影为诱饵将甲在上幼儿园的6岁的独生子小亮骗至家中扣押,以此要挟甲偿还赌债。不料甲对此既不报案也不还钱,摆出无赖嘴脸,说自己正愁没钱养孩子,乙把他卖了最好。乙一怒之下将孩子带到外地以3万元
甲欠下乙赌债7万元,乙多次讨要,均被甲以手头没钱为由拒绝。于是乙以看电影为诱饵将甲在上幼儿园的6岁的独生子小亮骗至家中扣押,以此要挟甲偿还赌债。不料甲对此既不报案也不还钱,摆出无赖嘴脸,说自己正愁没钱养孩子,乙把他卖了最好。乙一怒之下将孩子带到外地以3万元
admin
2013-10-10
54
问题
甲欠下乙赌债7万元,乙多次讨要,均被甲以手头没钱为由拒绝。于是乙以看电影为诱饵将甲在上幼儿园的6岁的独生子小亮骗至家中扣押,以此要挟甲偿还赌债。不料甲对此既不报案也不还钱,摆出无赖嘴脸,说自己正愁没钱养孩子,乙把他卖了最好。乙一怒之下将孩子带到外地以3万元的价格卖掉。则对乙的行为理解正确的选项有:( )
选项
A、已构成非法拘禁罪
B、已构成拐卖儿童罪
C、已构成绑架罪
D、已构成敲诈勒索罪
答案
A,B
解析
解答本题,必须对一罪与数罪有正确的认识。前后相继的犯罪,凡是另起犯意的,除非刑法特别规定后罪应被前罪包容、吸收,否则一般都是两个罪。在本案中,乙为了索还赌债,将小亮骗至家中扣押,依《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规定,其行为已经构成了非法拘禁罪。后来因为甲仍然不肯偿还赌债,乙一怒之下将小亮卖掉。这时乙产生的是一个新的犯罪动机。因此,应当数罪并罚,故本案应当以非法拘禁罪和第240条规定的拐卖儿童罪对乙定罪,实行数罪并罚。故A、B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7fC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假币犯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假如甲罪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下列关于量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法官王某的下列哪些行为违反了法官职业道德规范?
土耳其甲公司(卖方)与泰国乙公司(买方)订立一货物买卖合同。乙公司申请开出的不可撤销信用证规定装船时间为2003年5月10日前,而甲公司由于货源上的原因,最早要到2003年5月15日才能备齐货物并装船付运。下列哪一种做法是甲公司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
南宋庆元年间,某地发生一桩“杀妻案”。死者丈夫甲被当地州府逮捕,受尽拷掠,只得招认“杀妻事实”。但在该案提交本路(路为宋代设置的地位高于州县的地方行政区域)提刑司审核时,甲推翻原口供,断然否认杀妻指控。提刑司对本案可能做出的下列处置中,哪一种做法符合当时“
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下列哪些方面的内容?
根据报道,中央综治委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透露,公安部正在抓紧研究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拟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界限,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最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法律价值?()
宋朝刑罚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位西方法学家提出,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关于这一观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关于侵犯人身权利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卷二真题试卷第17题)
随机试题
足少阳胆经可以治疗
关于氨力农,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患者,女,28岁。关节痛、双下肢水肿3周。尿蛋白5g/d,尿沉渣红细胞10~20/HP,白细胞5~10/HP,尿培养阴性,血肌酐105μmol/L,ANA(+)。问题2:对于该患者肾穿刺检查的主要意义是
王某以借款纠纷为由起诉吴某。经审理,法院认为该借款关系不存在,王某交付吴某的款项为应支付的贷款,王某与吴某之间存在买卖关系而非借用关系。法院向王某作出说明,但王某坚持己见,不予变更诉讼请求和理由。法院遂作出裁定,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
土的强度实质上是由下列哪一种力学特征决定的?[2005年第139题]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基金流动性服务业务指引》关于流动性服务商提供流动性服务的规定正确的是()。
下列()不能够支持高工资往往能带来高效率这一假设。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崛起,传统数据技术受到严峻挑战。此前引领世界数据库软件市场的J公司对环境变化反应迟钝,没有及时研究云计算技术。当J公司意识到云技术是未来方向时,转型为时已晚。2018年,J公司的营业收入基本处于零增长状态,净利润比前一年暴跌59%。J公司面
利用地窖储存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
泛化是指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应形成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同样的条件反应。新刺激越近似于原刺激,条件反应被诱发的可能性就越大。根据以上定义,以下可以称为泛化现象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