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桥梁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桥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扩大基础的主要控制点如下:(1)基底地基承载力的确认,满足设计要求;(2)基底表面松散层的清理;(3)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减少基底暴露时间;(4)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标高的确认。钻孔灌注桩的主要质量控
某桥梁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桥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扩大基础的主要控制点如下:(1)基底地基承载力的确认,满足设计要求;(2)基底表面松散层的清理;(3)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减少基底暴露时间;(4)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标高的确认。钻孔灌注桩的主要质量控
admin
2012-11-05
63
问题
某桥梁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桥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扩大基础的主要控制点如下:(1)基底地基承载力的确认,满足设计要求;(2)基底表面松散层的清理;(3)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减少基底暴露时间;(4)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标高的确认。钻孔灌注桩的主要质量控制点有:(1)垂直度的控制;(2)孑L径的控制,防止缩径;(3)清孔质量(嵌岩桩与摩擦桩要求不同);(4)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质量。
指出钻孔灌注桩主要的质量控制点的漏项。
选项
答案
1)桩位坐标控制;2)钢筋笼接头质量;3)护筒埋深;4)泥浆指标控制;5)护筒内水头高度。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7N2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在拱架上分段现浇混凝土拱圈时,关于间隔槽混凝土浇筑的说法,错误的是()。
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确定悬臂浇筑段前段标高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关于质量管理与控制重点,下述叙述正确的有()。
施工进度报告的内容包括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综述、实际施工进度图、解决问题的措施以及()。
背景:某公司承包了一条单跨城市隧道,隧道长度800m,跨度15m,地质条件复杂。设计采用浅埋暗挖法进行施工,其中支护结构由建设单位直接分包给一家专业施工单位。施工准备阶段,某公司项目部建立了现场管理体系,设置了组织机构,确立了项目经理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程
背景:A公司承建的城市高架桥长1.68km,共35跨,桥梁距地面净空最高处9m,为双幅式桥面。上部结构为跨径30m的T形预制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下部结构为灌注桩接墩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受所属快速路的通车限制,桥梁工程施工工期为180d。项
背景:某污水处理厂二次沉淀池,圆形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内径30m,有效深度4.2m,底板均厚350mm,池壁采用预应力缠丝工艺。基础底板施工需降低地下水,采用轻型井点,基坑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清底为辅。项目部施工负责人拟在池壁预制板吊装、缠丝施加预应
背景:某公司中标一座地铁车站工程,车站基础全长约212m,宽度21m,开挖深度为16m,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为地下连续墙,采用锁口管接头;设三道φ609钢管支撑。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填土、黏土和粉土地层。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m左右。基坑北侧有三条需要
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桥梁工程。该桥跨越山区季节性流水沟谷,上部结构为三跨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重力式U型桥台,基础均采用扩大基础;桥面铺装自下而上为厚8cm钢筋混凝土整平层+防水层+粘层+厚7cm沥青混凝土面层;桥面设计高程为99.630m。
刚度大、开挖深度大,可适用于所有地层的围护结构是()。
随机试题
Obesityisaconditionperpetuatedbyadiversityoffactors.
A.肺大疱B.肺脓肿C.浸润型肺结核空洞形成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E.周围型肺癌空洞形成X线下见右上肺有多发的厚壁空洞,周同有较广泛的纤维条索影。应首先考虑的是
住宅外部无障碍坡道,当高差为1m时,其坡道的坡度最大应为下列哪项取值?
下列关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下列数据搜集方法中,属于搜集第二手数据的有()。
下列诗词与其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一般将缅甸所产的经过风化或经河水搬运至河谷、河床中翡翠大砾石,称为“老坑玉”。老坑玉的特点是“水头好”、质坚、透明度高,其上品透明如玻璃,故称“玻璃种”或“冰种”。同为老坑玉,其质量相对也有高低之分,有的透明度高一些,有的透明度稍差些,所以价值也有差别。在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的重大意义是()。
Manypeoplewronglybelievethatwhenpeoplereacholdage,theirfamiliesplacetheminnursinghomes.Theyareleftintheh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