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即许县)。这一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史籍中却有不同的记载。《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和《三国志.毛玠传》载为“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三国志.诸葛亮传》及诸葛亮的《隆中对》却载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说明( )。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即许县)。这一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史籍中却有不同的记载。《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和《三国志.毛玠传》载为“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三国志.诸葛亮传》及诸葛亮的《隆中对》却载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说明( )。
admin
2015-07-28
67
问题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即许县)。这一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史籍中却有不同的记载。《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和《三国志.毛玠传》载为“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三国志.诸葛亮传》及诸葛亮的《隆中对》却载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说明( )。
选项
A、史料包含了记录者自身的立场情感
B、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史实记载
C、史料与历史真相之间可能存在差距
D、自相矛盾的史料不能作为历史证据
答案
C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7B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化学知识是描绘化学的客观途径,化学事实、规律和理论等是描绘的结果,是人类通过化学研究得到的共同知识。化学认识是认识主体从化学视角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化学知识描述客观世界,解决的是什么;化学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解决的是怎么认识,认识到什么
材料一化学知识是描绘化学的客观途径,化学事实、规律和理论等是描绘的结果,是人类通过化学研究得到的共同知识。化学认识是认识主体从化学视角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化学知识描述客观世界,解决的是什么;化学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解决的是怎么认识,认识到什么
材料一化学知识是描绘化学的客观途径,化学事实、规律和理论等是描绘的结果,是人类通过化学研究得到的共同知识。化学认识是认识主体从化学视角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化学知识描述客观世界,解决的是什么;化学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解决的是怎么认识,认识到什么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下面是一次习题课的教学摘录。[任务驱动]出示任务:如何区分纯碱和小苏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形成方案)[交流评价]教师巡视并选取四个典型实验方案,让各小组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并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人口迁移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值与其平均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与迁移率变化示意图,图中①一⑤为不同发展时期.读图回答下列小题。根据上图,反映该城市不同阶段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6月10日推出了一本记录过去几十年中非洲在环境方面经历的各种变化的图片册。图片册收录了不同时期在非洲各国的100多个地点上空拍摄的300多幅卫星图片,展示了人类开发活动、人口增长、气候变化乃至武装冲突等因素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读
材料:下面是某教师关于“天气系统”一课的教学片段。师:前几天,我们这里正好下雨了。请同学们谈一谈那几天的天气情况。下雨前后天气有什么变化?生:天气由晴转阴,然后刮风、下雨,之后天气变冷……师:我们看一看那几天下雨前后手机里的天气预报显示的天气情况,
自封建变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中提到的政治制度是()。①皇帝制②分封制③郡县制④行省制
“仁者爱人”“美德即知识”分别是古代东西方两位思想家的主张,他们是()。
随机试题
股利政策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
变革中_______的目的是要能通过对变革驱动力和约束力的平衡,使新的组织状态保持相对的稳定。
下列能使房室传导阻滞加重的药物是
A.舌神经B.舌咽神经C.舌下神经D.面神经E.三叉神经舌前2/3的味觉神经是
男性,25岁。骑跨式会阴部外伤后,不能自行排尿,会阴部青紫并阴囊血肿,导尿管不能插入膀胱,多为
记账凭证生成后,对于相对应的原始凭证不能直接修改。()
日本绘画史上的“画圣”是()。
设f(x)连续,且F(z)=∫axf(t)dt,则F(x)=______.
Arecentparliamentaryreportblamesthegovernmentandthefoodindustryforthegrowthinobesity.TheDepartmentofTransport
在MOV WORD PTR [0072],55AAH指令的机器代码中,最后一个字节是【 】。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