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评述美国在“二战"后教育改革的进程及其启示。
评述美国在“二战"后教育改革的进程及其启示。
admin
2015-08-01
70
问题
评述美国在“二战"后教育改革的进程及其启示。
选项
答案
“二战”后,各国先后进入了恢复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美国意识到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频繁的教育改革恰恰表现了美国对教育给予的厚望。美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如下。 (1)《国防教育法》: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又面临改革,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后,改革教育的呼声就更为强烈。1958年,美国国会颁布《国防教育法》。其主要内容有:①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新三艺)的教学;②加强职业技术教育;③强调“天才教育”;④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国防教育法》旨在改变美国教育水平的落后状况,使美国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它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2)《中小学教育法》: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集中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和改善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上。1965年,通过了《中小学教育法》。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提出了中小学的教育目标,指出小学生更应加强文化教育,为将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中学的目标则应是为培养未来的学者、专家打基础,学会钻研科学的方法;②要求政府拨款奖励推动黑人、白人学生合校的工作,规定凡自动而认真合并的学校可以领取大量的补助费;③制定了一系列对处境不利的儿童的教育措施和帮助政策。该法案对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3)生计教育和返回基础教育运动: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暴露出中小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普通教育缺乏基础训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7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出现了生计教育和“返回基础”教育运动。 生计教育是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于1971年开始倡导的一种教育。他提出,生计教育的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求以职业教育为中心重新建立教育制度。生计教育是美国社会失业率较高、人们对自己的就业问题忧心忡忡的心态在教育制度上的反映。这种教育不可能解决社会制度固有的弊端,只能是一种安慰人们适应社会现实的生存措施,并不鼓励人们奋起改造社会。 20世纪70年代,由于公众对公立学校教育质量普遍不满,美国掀起“返回基础”教育运动。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校出现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薄弱的问题。返回基础学科运动曾在美国教育界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提倡者和赞同者甚至把这场运动视为拯救美国基础教育的灵丹妙药,也有许多人严厉地指责。这场运动从实质上讲是恢复传统教育。 (4)《国家在危机中》: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1983年,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调查委员会提出题为《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这个报告也是美国战后第三次课程改革的开端。 报告的内容是:①建议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中学必须开设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课程;②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③通过加强课堂管理等措施,有效利用在校的学习时间;④改进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⑤各级政府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领导和实施。这些内容旨在提高教育质量。 该报告对美国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恢复和确立了学术性学科在中学课程结构中_的主体地位。第二,加强了课程结构的统一性,对所有学生提出了严格的共同要求。第三,增强了公众对教育的信心,重新激发了公众对教育的关注和资助。但是,该运动又引起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因过分强调标准化的测试成绩,导致忽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因教学要求过于统一,导致缺乏灵活性,因强调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使潜在的辍学人数迅速增加。 (5)美国教育改革进程的启示:美国的改革是在杜威倡导的现代教育与赫尔巴特倡导的传统教育之间反复进行的。“二战”前,美国选择了杜威的改革路径;“二战”后,美国在逐渐地加重传统教育的优势,但是美国的各项改革都没有真正将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而总是走二者的极端。不断的教育改革依然推动着美国教育前行,但我们从中能够得到许多启示。 ①教育改革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二战”之前,美国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教育质量下滑、教育不平等的症结上。“二战”后,美国力图通过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国防教育法》和《中小学教育法》、生计教育,返回基础教育运动以及《国家在危机中》等法案和运动都是在不断地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以此来期望提高教育质量。,《中小学教育法》力图推进黑白人合校,实现教育平等,过程虽然艰难,但是最终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也是针对美国就业率低的情况而提出的。所有这些都说明,美国的改革紧紧围绕着本国的实际情况,使改革能够取得显著成效。 ②我们应该发扬中庸之道。20世纪上半叶,风靡全球的杜威的教育改革并没有为美国的教育质量做出贡献。在《国防教育法》后美国开始回归传统,之后的各项改革都在不断地改变美国基础教育质量滑坡的问题。我国在教育改革中,应该继续发挥重要的思想,取二者教育思想之长,并融于现代教育之中。 ③积极向美国学习。美国的各项改革都没有照搬他国的模式,都是在美国的国情之上做出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各项方案对其他国家却有指导作用。我国也要结合自己的国情,积极向美国学习,学习他们的优长之处。 ④实现终身教育的理念。美国实行返回基础、生计教育等措施,其实就是在实践终身教育的理念。终身教育理念已经是各国教育共同发展的趋势。美国正在积极地实践。我们也要重视终身教育,大力发展终身教育。 ⑤注意美国教育的缺陷。美国的教育改革有急功近利的色彩,大概是因为受本国实用主义之风的影响。美国的各项改革太过频繁,造成一些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育具有滞后性。所以我们在教育改革中应该少些浮躁,不要一味地求快,要结合本国人的文化特点和思想观念,在稳妥中前行。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77f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韦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初中生表现出各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主要方面为()
幼儿在5岁之后侵犯行为减少,原因是()
夸美纽斯的直观原则不包括()。
简述教学计划的内涵及其基本内容。
俄国第一所中等的普通教育学校是创设于______年的俄国科学院附属文科中学。()
关于人的发展动因的理论和假设中,支持“外铄论”观点的是
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者是()。
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下列不支持内发论的人物是
随机试题
10万美元寻找主人!某公司为宣传其新型保险柜的卓越功能,登出一则这样的广告:“10万美元寻找主人!本公司展厅保险柜里存放有10万美元,在不弄响警报器的前提下,各路豪杰可用任何手段拿出享用!”广告一出,轰动全城。前往一试身手的人形形色色:有工人、学
支原体与病毒的相同点是
自动化仪表设备调校应遵循的原则是()
A、B、C三方协议共同出资设立振华有限责任公司。3月份A按规定手续在当地工商银行开立了临时存款账户,出资人A、B、C分别存入40、30、10万元。在验资期间,鉴于设立公司需活动经费,A欲在临时存款账户上取出5万元现金。5月20日振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按规定
某企业雇员王某2009年12月29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王某在本企业工作年限9年,领取经济补偿金87500元,领取当月工资3500元。王某当月将自己一处商业用房进行拍卖处理,拍卖成交价格为15万元,但无法向税务机构提供合法的财产原值凭证。假定当地上年度
在()过程中,对于批量相同、质量要求一定的连续几批产品,并不采用固定的方案进行检验,而是视各批质量变化情况,按照一组预先规定的转换规则,随时进行调整。
台湾农业科技较发达,农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丰富,资金、技术、人才优势明显,但因地狭人稠,农业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高,人世后台湾农产品受到全球农产品的冲击,而祖国大陆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沛,市场广大。这段话直接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
一项最新的调查表明,埃及妇女在经济平等方面与本国男性差距最大。
WhattheHeckDoesVincentvanGoghHaveToDoWithInternetMarketing?[A]Nothingandeverything!Tuckeddiscreetlyawayonm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