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材料二某化学教科书的部分目录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材料二某化学教科书的部分目录
admin
2018-05-30
93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材料二某化学教科书的部分目录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课题2原子的结构
课题3元素
材料三某化学教科书中有关“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实验如下:
分子运动现象
1.向盛有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3—4)。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要求:
(1)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步骤相应的实验现象及原因。
(2)完成“分子运动现象”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选项
答案
(1)步骤1现象:溶液依旧是无色的。原因: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变红,酚酞滴人蒸馏水中不变色。 步骤2现象: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变红。原因: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变红,浓氨水显碱性,因此滴入浓氨水的溶液变红。 步骤3现象:几分钟后,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原因: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浓氨水能够挥发出氨气,氨气分子能够进入烧杯A中形成氨水,使烧杯A中的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因此会观察到该现象。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到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并且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现象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奇妙的化学世界更加感兴趣。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酒精擦在皮肤上会很快消失,原因是什么,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分子会运动,酒精会蒸发并且被皮肤吸收…… 【实验探究环节】 ①教师完成探究实验步骤1.2。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说明实验现象不相同的原因。 教师总结、学生同答,概括得出:酚酞属于一种指示剂,遇到氨水会变红,因此可以用酚酞检验氨水的存在。 ②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步骤3,观察实验现象并小组探讨产生该现象的原因。15分钟之后请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概括得出: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溶液变红。因为浓氨水能够挥发出氨气,氨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因此能够运动到A烧杯中,这也就相当于A烧杯中有了氨水,酚酞遇到氨水变红,因此A中溶液变红。 【总结环节】提问:该实验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总结学生回答,概括得出: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应用环节】请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6y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王老师在讲授《沃尔塔瓦河》的过程中,在经过了欣赏作品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后,播放王世光作品《长江之歌》进行对比鉴赏,最后得出两个作品都表现了作者对各自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能够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深刻内涵。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的基本理念。
在一堂音乐欣赏课《白毛女》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朱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反复聆听《北风吹》《我要活》等唱段。朱老师的行为符合义务教育课标中所规定的四个课程内容中的哪一种?()
案例:初三(1)班音乐课上,李老师在进行歌曲《丹顶鹤的故事》教学。老师在给学生听了朱哲琴的演唱录音后,问:“歌曲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全班鸦雀无声,没有人回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他边范唱,边分析歌词,同时在黑板上依次板书关键
上课开始时,教师请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歌曲《飞来的花瓣》所表达的情感,学生说出该歌曲表达了对老师的敬爱之情。随后,教师说:“那么咱们这节课再来学习一首同样表达对老师敬爱之情的歌曲《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案例中所采用的是哪种导入方法呢?()
关于维也纳圆舞曲,说法错误的是()。
音乐课上,教师组织学生以发声练习一唱谱一唱词一完整演唱的顺序进行学习,这样的授课内容属于高中教学内容的哪一模块?()
复调音乐是一种“多声部音乐”。作品中含有两条以上(含)独立旋律,通过技术性处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的音乐。复调音乐拥有漫长的历史,以下发展顺序正确的为()。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叶片发黄,原因是________。此时类囊体结构破坏,提供给碳反应的________减少。
随机试题
桂枝加桂汤中,加重桂枝的目的是()
达尔文认为人的审美发生于【】
在UNIX系统中,目录结构采用()。
Hisbodytemperaturehasbeen______forthreedays,thehighestpointreaching40℃
暑、火、燥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在上市公司收购中,要约收购的收购期限为()。
在Windows中,要把图标设置成缩略图方式,应在()下面菜单中设置。
将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作出系统排列,汇编成册,称为:
上官兴醉酒杀人自首案兴平县人上官兴,因醉杀人亡窜,吏执其父下狱。兴自首请罪,以出其父。京兆尹杜惊、御史中丞宇文鼎。以其首罪免父,有光孝义,请减死配流。彦威与谏官上言曰:“杀人者死,百王共守。若许杀人不死,是教杀人。兴虽免父,不舍减死。”诏竞许决流。(《
Psychologicallytherearetwodangerstobeguardedagainstinoldage.Oneoftheseisundueabsorptioninthepast.Itdoesn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