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时报》(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研)
《时报》(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研)
admin
2022-03-15
78
问题
《时报》(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研)
选项
答案
《时报》是戊戌政变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04年6月12日创刊于上海。狄葆贤和罗普分别担任该报经理和主笔。《时报》在政治上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但在报纸的评论、编辑、出版方面敢于大胆革新,为我国报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①首先将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创造的“时评”这种新的报章文体移植于日报,开辟了《时评一》《时评二》《时评三》三个栏目; ②首创报纸周刊,即在每周固定的日子设立教育、实业、妇女、儿童、英文、图画、文艺等7个专版,分别聘请专家负责编辑; ③首先采用1至6号铅字排版,新闻标题和评论中的主眼,“皆加圈点以为识别”,版面编排“务求醒目”; ④最先将一张报纸分为一、二、三、四版,两面印刷,彻底摆脱了书册式报纸的痕迹。因经费困难,于1939年9月1日停刊。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5Y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被迫融合
在日本,简化楷书,取其片断,形成的是平假名。
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有______、学生和教学内容。
乔伊斯第一部小说《都柏林人》中15个短篇的一个共同的主题是“_______”。
以普列姆昌德为首的印度进步作家成立“全印度进步作家协会”的时间是_______。
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完整的古希腊三连剧是_______,基本主题是反映_______对母权制的斗争和胜利。
玄学(南京大学2015)
德国新闻社与德意志通讯社
洋旗报(复旦大学2011年研)
五四时期的《晨报副刊》(北大2003年研)
随机试题
核酸分子的基本结构(组成)单位是
A.骨髓腔有脓肿存在B.有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C.可见到骨膜下脓肿D.有新生骨形成,出现骨性包壳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后期病理特点为
麦芽炮制时可用
引起左室后负荷增高的主要因素是
在掘进循环的交接班过程中,不合理的做法是()。
根据人们对风险的偏好可分为()。
阅读材料周红是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因家庭作业中错写了一个字,被老师罚抄十遍,在实际的小学教学中,学生会因漏掉某个字做错某道题,有部分教师往往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百”的做法,让学生将作业再次写上十遍,更甚者会写上百遍。材料中,教师要改变学生
2006年3月。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ExactlywhatapublicforestisandhowthepublicshouldbeabletouseithasbeendebatedsincetheNationalForestswerefi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