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郑和下西洋,该纪念什么? 刘洪波 郑和下西洋600年纪念,日期定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郑和下西洋,该纪念什么? 刘洪波 郑和下西洋600年纪念,日期定为
admin
2017-05-15
57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郑和下西洋,该纪念什么?
刘洪波
郑和下西洋600年纪念,日期定为7月15日。距彼时还有一段时间,各种纪念活动已经次第展开。
从已有的纪念活动来看,对郑和下西洋的600年怀想,正在成为一次关于“强盛的国力,先进的科技”以及“和平开放”的光荣史的复述,
其间所寄托的除了人们对国家强盛的希望,还有人们关于国际权力的某种想象。
一个会被提到的问题是,郑和下西洋为何会成为金声玉振的绝响。这个问题,如同探问中国科技为何会在17世纪以后突然衰落的“李约瑟之谜”一样,令人难以回答。正如中国人对“李约瑟之谜”的兴趣背后,有着一个“近代受列强欺辱”的心结,郑和航海何以成为绝响,这一问题的后面同样有着一个假想,如果“宝船”出海继续下去,哥伦布是否会出产于东方,乃至中国是不是早已主宰了近代世界的秩序。
自从产生了“挨打意识”以来,人们对历史中一切光荣与强盛的追忆,事实上都已经变成一种假设,如果不是这样,如果不是那样,如果是这样,如果是那样,我们是否还会“挨打”。
也许,种种关于“避免挨打”的历史性假设,确实有助于建立某种历史反思,但我总想到,这种假设也大可以让人去找各种“民族罪人”,让他们为“挨打”事实的造成承担莫须有的责任。我读到一篇文章,谈论“郑和的不幸和鼠辈的罪孽”,其中当然谈到郑和的船队是如何之大,比起地理大发现来是如何的早,但着重抒发的则是对“奸人”的愤怒。奸人们鼠目寸光、妒贤嫉能、阴险毒辣,郑和航海,总有人指责靡费太大、应予停止,实则奸人们见郑和屡蒙恩宠而心生嫉恨,永乐皇帝雄才大略,坚持航海,而后世之奸人们竞然连郑和航海档案也销毁掉了,于是再无人航海,再无人拓殖,以此而讲,“挨打史”就不从1840年开始计,而要从倭寇到来开始计算了。
在很多纪念郑和的文章中,我看到一种复杂的情绪,各种相互矛盾的价值观奇怪地杂糅在一起。人们既在怀想郑和“和顺万邦”的和平外交风范,又在回忆那“远涉重洋,威震异域”的军事实力;既批判西方航海中疯狂掠夺的进攻性,叉确认郑和航海走了一条与西方航海不同的道路,所以无法长久维持,等等。纪念郑和,到底是意在纪念一段辉煌的航海史,还是要后悔一个率先发现世界和率先“疯狂掠夺”以进行原始积累的机会的错失;是要纪念一个“朝贡贸易”的时代,还是要纪念那“不战而胜”的海上威势;是要纪念一名航海英雄所体现的冒险前行、开拓新境的精神,还是要纪念一个“示中国强大”的“面子工程”,似乎没有人有意识地加以分辨。
人们就这样情感百结地纪念着,郑和下西洋于他所处的时代意义何在,对明朝的兴衰有何影响,在主要依靠江南税赋的永乐时代,几年皇位攻伐,随之迁都大建,每年南粮北运,光漕军就得百万之众,此时多次几万人一行的“赏赐贸易”是否超出承受力,已经没有人关心了。生活在明代的人,那些为此而输送不绝的百姓已经“逝者长已矣”,我们听不到他们的叹息,只看得见那一时代的壮举。我们是保存着“挨打”记忆而又有着“挨打”之前的辉煌历史的当代人,就要设想倘非“奸人误国”则伟大的历史盛事必能使我们免于日后“挨打”,正如我们现在欣赏汉武大帝的强大征伐,而不再把他与“穷兵黩武”联系在一起。
因为是光荣回顾,所以我们的纪念当然也不会谈论《西洋番国志》中所记录的下西洋时期爪哇国中“人有三等”,而当地土人“形貌丑黑,猱头赤脚,崇信鬼教,佛书所谓‘鬼国’即此地也”,下南洋者将原住民贩到广东做大户人家的“黑小厮”,我们也愿意选择性地忘记,虽然我们一再强调白人是怎样地贩卖奴隶,而且后来我们的同胞也被卖成猪仔。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年,自然是不能不为.但我们到底要纪念什么,在纪念伟绩、怀想荣光的过程之中,我们是否会将王朝政治夸饰逞雄的荒谬成分与近代世界“强权瓜分”的野蛮逻辑一并纪念起来,是否要将下西洋作为“挨打史”的心理补偿,还是要弄清。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选项
A、联系郑和下西洋于他所处时代的意义、对明朝兴衰的影响以及给本国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和对异地原住民的伤害,作者对这一壮举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
B、郑和下西洋之所以成为金声玉振的绝响,与近代国人受到列强欺辱而产生的“避免挨打”心理和成为强国的渴望不无关系
C、由于奸人的阻挠破坏,航海停止,郑和航海档案被销毁,再无人拓殖。因此,作者认为,“挨打史”应该从倭寇到来开始计算
D、从文中看,郑和下西洋600年纪念,已有的纪念活动出现偏颇,主要原因与纪念的定位只是光荣回顾有关,也与纪念者只立足于当代人的视角,只考虑到当代人的心理需求有关
E、本文从已有的纪念活动起笔,分析其背后的心理因素以及会带来的系列问题,破中有立,不疾不徐,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题目统率全文,引人深思
答案
A,C
解析
A项,作者对郑和下西洋并没有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只是在讨论纪念郑和下西洋应该纪念什么不应该纪念什么;C项,“挨打史”应该从倭寇到来开始计算,并非作者的观点,而是作者读到的一篇文章中的观点。故本题选A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5O2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语文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语文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古时有大巢氏教民穴处巢居、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是中国原始的()。
学生的“向师性”和“爱模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角色具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纵观奥斯卡金像奖的获奖影片,虽然各有千秋,但它们的共性都是能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______任何一门艺术,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想象都会缺少灵性。①空间的想象,②赢得了观众的拥护;③想象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下面问题。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某年中秋,我校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主持人的发言引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甲同学的发言引用了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_________”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
宝绘堂记(宋)苏轼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
阅读《岳阳楼记》的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课堂导入部分)师:同学们看,这张图片就是文中所说的岳阳楼(通过PPT给学生展示岳阳楼的照片)。看了这些照片,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呢?生:感觉非常壮观,临水而立,充满气势。师
对下列句中“之”和“于”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蚓无爪牙之利(3)君幸于赵王(4)内惑于郑袖
随机试题
以神经调节为主的生理过程
[2004年第071题]“粗野主义”这个名称最初是哪个国家的哪位建筑师提出的?
某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在组织项目施工中,为了赶工期,施工质量控制不严,造成某分项工程返工,使其施工项目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施工企业对项目经理的处理主要()。
下列属于业主方项目管理的是()。
海关“放行”即为“结关”。
简述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位著名企业家从百折不挠的拼搏经历中总结出了“冰淇淋哲学”,即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根据本段文字,“冰淇淋哲学”主要强调了()。
对婚姻和恋爱问题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在虚拟存储器中,辅存的编址方式是(73)。
【S1】【S8】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