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有研究表明,要成为男性至少需要拥有一条Y染色体。3亿年前,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在产生之际含有1438个基因,但现有只剩下45个。按照这种速度,Y染色体将在大约1000万年内消失殆尽。因此,随着Y染色体的消亡,人类也将走向消亡。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
有研究表明,要成为男性至少需要拥有一条Y染色体。3亿年前,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在产生之际含有1438个基因,但现有只剩下45个。按照这种速度,Y染色体将在大约1000万年内消失殆尽。因此,随着Y染色体的消亡,人类也将走向消亡。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
admin
2018-01-27
80
问题
有研究表明,要成为男性至少需要拥有一条Y染色体。3亿年前,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在产生之际含有1438个基因,但现有只剩下45个。按照这种速度,Y染色体将在大约1000万年内消失殆尽。因此,随着Y染色体的消亡,人类也将走向消亡。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论证的是( )。
选项
A、恒河猴Y染色体基因确实经历过早期高速的丧失过程,但在过去的2500万年内则未丢失任何一个基因
B、男性即使失去Y染色体也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因为其他染色体有类似基因可以分担Y染色体的功能
C、人类进化过程中,可以找到单性繁殖或无性繁殖后代的方法,从而避免因基因缺失引发的繁殖风险
D、Y染色体存在独特的回文结构,该结构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可以保持丢失基因的信息,实现基因再生
答案
A
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型。论点:随着Y染色体的消亡,人类也将消亡。论据:Y染色体将在一千万年内消失殆尽。A项,恒河猴的Y染色体基因和人类的基因不一定相同,不构成质疑;B项,其他染色体可以分担Y染色体的功能,说明人类并不会随着Y染色体的消亡而消亡,构成质疑;C项,说明人类没有Y染色体也可以继续繁殖后代,构成质疑;D项,说明Y染色体可以实现基因再生,不会消亡,构成质疑。正确答案为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57d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行测
国家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全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1.6亿吨,比上年增长4.8%,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5.2亿吨,增长5.9%。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0093万标准箱,增长6.1%。2014年,下列项目中增长最快的是:
2010年全国企业办科技机构中的硕士人数约是博士人数的多少倍?
器物精神:对从事的工作注入情操和人生态度,甚至形成精神追求的一种精神表现。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涉及器物精神的是:
已知自行车与摩托车的速度比是2:3,摩托车与汽车的速度比是2:5。已知汽车15分钟比自行车多走11公里,问自行车30分钟比摩托车少走多少公里?
在一次展览会上,展品上有366部手机不是A公司的,有276部手机不是B公司的,但两公司的展品共有378部,问B公司有多少部手机参展?
五岳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李先生决定以后都不再去游山玩水了,他肯定曾经游览过五岳和九寨。下列各项中与上述句子逻辑推理结构最为相似的是()。
所谓负概念,是与正概念相对而言的。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负概念与正概念二者所反映的对象合起来构成一定的范围,此范围在逻辑学上称为该概念的论域。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负概念的是()。
一些人会用简单的加法机计算。一些人会用复杂的计算机计算。用计算机比用加法机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计算。假设用这两种机器的价钱相同,那么,使用计算机的人一般来说要比使用加法机的人每小时挣钱多。以下哪项是使上述论证的结论合乎逻辑的假设?
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最能体现名家这一特点的典故是:
随机试题
She______meofthefirsttimewemet,whenweknockedintoeachotherwithourumbrellas.
女,56岁,慢性上腹隐痛半年余,餐后上腹饱胀感,空腹胃酸低,五肽胃泌素试验无明显增高。确诊的首选检查是
若心率为100次/分,则心动周期为
头低足高位将床尾抬高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转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当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学习的认知一同化学习理论。()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已知一棵5阶B-树有53个关键字,并且每个结点的关键字都达到最少状态,则它的深度是()。
Animportantfactorofleadershipisattraction.Thisdoesnotmeanattractivenessintheordinarysense,forthatisabornqua
Alltypesofstressstudy,whetherunderlaboratoryorreal-lifesituations,studymechanismsforincreasingthearousallevel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