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甲、乙两人互发Email协商洽谈合同。4月30日甲称:“我有笔记本电脑一台,配置为……九成新,8000元欲出手。”5月1日乙回电称:“东西不错,7800元可要。”甲于5月2日回复:“可以,5月7日到我这儿来取。”乙于5月4日回电:“同意。”甲于当日上午收到
甲、乙两人互发Email协商洽谈合同。4月30日甲称:“我有笔记本电脑一台,配置为……九成新,8000元欲出手。”5月1日乙回电称:“东西不错,7800元可要。”甲于5月2日回复:“可以,5月7日到我这儿来取。”乙于5月4日回电:“同意。”甲于当日上午收到
admin
2017-06-16
38
问题
甲、乙两人互发Email协商洽谈合同。4月30日甲称:“我有笔记本电脑一台,配置为……九成新,8000元欲出手。”5月1日乙回电称:“东西不错,7800元可要。”甲于5月2日回复:“可以,5月7日到我这儿来取。”乙于5月4日回电:“同意。”甲于当日上午收到该回电。上述Email为甲乙二人分别在A地、B地所发,甲的经常居住地为C地,乙的经常居住地为D地。5月7日乙到甲处取电脑,发现甲的电脑运行速度明显比正常的慢,比约定的标准差得多,自己无法使用,便拒绝接受。甲遂降低价格,以3000元出手,乙同意并取走电脑。此时丙正急需一台笔记本电脑而苦于无处购买,乙就将该电脑卖给丙,并约定由丙向甲付款。甲的电脑上本来染有病毒,但甲不知情。乙问有无病毒是否需要杀毒时,甲说使用多年从未感染上病毒。结果丙在使用时病毒发作,硬盘被锁死,整台电脑报废。对此,丙要求乙赔偿他经济损失4000元。
在甲、乙互发的4月30日、5月1日、5月2日、5月4日的电子邮件中,哪几个构成要约?
选项
答案
4月30日甲的邮件,5月1日乙的回电,5月2日甲的回复构成要约。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目的而为相对人受领的意思表示。 一个有效的要约,须具备下列几个要件: ①要约须是要约人向相对人做出的意思表示; ②要约须是受相对人承诺拘束的意思表示; ③要约须具备合同的各项必要要素。 《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①内容具体确定; ②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这里的“内容具体确定”不是要求具备合同的全部内容,只是要求具备合同的必备条款。本案中,甲4月30日的邮件是要约,乙5月1日的回电构成反要约,甲5月2日的回复就交货时间重新作出约定,构成反要约,因而上述三种行为均构成要约。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4bb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事业单位考试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经领导批示对不需要回复的公文,按照()办理。
我国政府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是()。
在军队建设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为:全面加强、协调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建设。
在B区的乙公司向在A区的甲公司购买玩具,合同签订地在C区,并约定如有纠纷,由合同签订地法院管辖。后甲公司拒绝交付部分玩具,乙公司欲起诉甲公司,则应由()管辖。
下列关于债权人委员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从199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2015年3月17日,搭载着“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正式安家(),标志着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竣工并投人使用。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就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必须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就当前我国面临的情况来看,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必须依靠()。
随机试题
A.桑菊饮B.桑杏汤C.沙参麦冬汤D.清燥救肺汤患者干咳,咳声短促,痰少,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选用
A.ALTB.ASTC.cTnD.CK-MBE.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增高1~2周后可恢复正常的心肌指标是
患者,男性,35岁。1天前饮酒后出现上腹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及腹胀,大小便正常。查体:上腹偏左腹肌紧张,明显压痛,腹平片膈下未见游离气体。治疗过程中,提示病情尚未加重的是()
白芥子的功效是
当供给供电器的电力线路与有线电视电缆同杆架设时,供电线材应采用绝缘导线,并应架在电缆的上方,与电缆的距离应大于0.6m。()
最直观、可靠的探水方法为()。
关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先贤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后人对此展开了丰富的讨论。请以“认识自己”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美国公众关注于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对国际事务普遍不感兴趣,这使国内旱已存在的孤立主义势力乘机再次崛起……他们认为美国地大物博,与欧亚远隔重洋,是个安全的“世外桃源”,反
【S1】【S7】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