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刑事诉讼法》规定,下级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发现有关情形时,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下列哪些情形应当适用该规定?( )
《刑事诉讼法》规定,下级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发现有关情形时,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下列哪些情形应当适用该规定?( )
admin
2017-03-03
70
问题
《刑事诉讼法》规定,下级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发现有关情形时,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下列哪些情形应当适用该规定?( )
选项
A、发现关键定罪证据可能是刑讯逼供所得
B、判决书认定的年龄错误,实际年龄未满18周岁
C、提供一重大银行抢劫案线索,经查证属实
D、罪犯正在怀孕
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死刑停止执行的情形。《刑事诉讼法》第251条第1款规定:“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所以本题中A项和B项属于判决可能有错误的案件,故这两个选项也是应选选项。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4Fy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阿雄租住了H市甲、乙、丙共有的房屋,后阿雄因为调到L市工作,不再租用此房。2013年1月甲和乙将阿雄诉至法院,要求阿雄支付拖欠的租金并要求阿雄支付欠付租金的同期银行贷款利息。阿雄辩称自己自工作调离H市后就不再租用此房,也已向出租人明确表示了不再租住的意思。
振兴公司向银行借款600万元,以自己的楼房一栋设立抵押并登记,没有约定担保范围。由振兴控股的茂业公司提供保证,并约定:茂业公司承担保证责任期间到振兴公司本息还清为止。且由与振兴无关联的赛格公司提供抵押担保并办理抵押登记。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如下问题:关
下列选项有关劳动争议仲裁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甲的父亲去世,甲作为遗嘱继承人继承了一套房屋,在办理产权登记前将房屋出卖并交付给乙,办理产权登记后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知情的丙并办理了所有权移转登记。后又签订买卖合同卖给了不知情的丁。丙受胁迫将房屋出卖给戊,并完成了移转登记。戊向银行借款将房屋抵押给银行,并已
甲涉嫌故意伤害罪被追诉和审判,委托律师乙辩护,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甲(15岁)主动邀约乙(20岁)把邻居丙(3岁)绑架,向丙之父索要3万元赎金。在得知丙父亲报警后甲将丙杀死。对甲行为的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某基层法院在审理一件遗嘱继承纠纷案件时,发现原以为此案案情很复杂其实非常简单,不需要继续适用普通程序审理,问是否可以转入简易程序审理?
张三有一只手表在旅游期间遗失,另一游客李四拾得后以市价卖给王五,王五又赠给自己的女友。两年半前张三已得知上述事实,期间曾经向李四主张过赔偿损失,但未果。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张某(17)岁,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现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请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人民检察院欲决定对本案附条件不起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被告人王某违反交通规则将某外国驻我国使馆工作人员轧成重伤,开车逃逸,此案应由哪个法院管辖?()
随机试题
生产力的构成包括的要素有()
下列较少引起肾脏中毒的抗生素是
女性,50岁,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2个月,约3cm×2cm×2cm,质硬.左侧腋窝可扪及数枚肿大淋巴结,活动。最可能的诊断是
学校文化的特点是()。
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复习、做练习等活动,对照新内容,发现新问题,明确学习任务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内发现多缴纳税款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纳的税款。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是当代社会、政治、伦理、法律等领域的重大思想问题。在相关讨论中,我国古代法家的思想资源本应占有一席之位,然而却意外地缺席了。两千年来,______:儒家站在“仁政”的立场上指责法家残暴冷酷;近现代学者站在“民主”的立场上指责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和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其核心是
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
一个对象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