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面的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提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要注意分析的内容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面的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提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要注意分析的内容
admin
2019-12-11
90
问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面的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提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要注意分析的内容深度、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
很多将青春安放到大城市的人,并没有做好实力和心理的准备,在一哄而上的“向大城市进军”中,盲目从众,甚至贸然将二线城市的舒适工作扔掉,去大城市蜗居。而大城市给予这些年轻人的,往往是拒绝,甚至是不公平的排挤,让他们成为边缘群体。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随着国家的发展,不少二三线城市日益繁荣。因此,“蚁族”们若能“撤退”到二三线城市,在低得多的物价特别是房价水平背景下,却能获得差不多的收入。“蚁族”们的“撤退”可以使他们生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建立更强的自信心和更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高素质人才的涌入,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与其在大城市四处碰壁,不断经受巨大的挫折感,何不去二三线城市积累一定的生活阅历及工作经验?
对于自己的奋斗方向,应该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衡量。试图用所谓的热情和吃苦换取“大城市入门证”,可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偏执。在现实与想象的巨大落差下,难免失落、自卑和焦虑。这又何必呢?
虽然有“就业难、贫富差距大、房价高”等需要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面对的困难,但哪个时代的年轻人在他们刚走人社会时不曾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苦?一位长者说,他年轻时曾挖过煤、下过井,干的都是超体力的活儿,就一个人住在山顶上,一到晚上外边就是狼,而现在的“蚁族”好歹能租上房子。
所以“蚁族”们应该知足常乐,对负面情绪不妨“顺其自然”:对已经出现的症状,比如焦虑不安、抑郁失眠等,不管它,不理它,要愉悦或痛苦地接纳。因为情感和心理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客观规律,想要凭借意志和毅力改变情感,只能是一种自不量力。要想顺其自然,就要在不厌其烦的现实工作和劳动实践中充实自己,进而拥有良好的心态。生活的唯一准则不是情绪,而是充实。
选项
答案
题干材料存在的主要逻辑漏洞有: (1)大城市给予年轻人的,为什么不能看成是考验、是优胜劣汰的选择过程?非要看成“拒绝”,甚至看成“不公平的排挤”,是不是有失公允?进而,这与材料最后一段提出来的,对于负面情绪和已经出现的症状“顺其自然”“接纳”,不是自相矛盾吗? (2)蚁族就算撤退到二三线城市,材料作者又从何而知他们“能获得差不多的收入”?就算收入水平都相当了,那么人们购买力的旺盛也势必拉高物价尤其是房价水平,蚁族们撤退到二三线城市和留在一线城市,又有多大区别呢? (3)“蚁族”不等于“高素质人才”,至少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况且,高素质人才如果与经济、社会、人文环境不相匹配,恐怕也难以对区域发展起到作用。 (4)材料提出“与其在大城市四处碰壁,不断经受巨大的挫折感,何不去二三线城市积累一定的生活阅历及工作经验?”但是也许到了二三线城市也会“四处碰壁、不断经受巨大的挫折感”,留在一线城市同样可以“积累一定的生活阅历及工作经验”。 (5)材料认为“试图用所谓的热情和吃苦换取‘大城市入门证’,可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偏执”,又提出“生活的唯一准则不是情绪,而是充实”。这是自相矛盾的说法。“热情和吃苦”不就是一种“充实”吗? (6)用一位长者的经历来对比现在蚁族的处境,这样的对比并不合理,因为这位长者未必能代表他那个时代的所有人;就算这样的对比成立,那么不是恰好说明,蚁族面对在一线城市的困难,不必失落、自卑、焦虑,不必撤退吗? (7)材料提出“要凭借意志和毅力改变情感,只能是一种自不量力”,但这并不能推出可以对焦虑不安、抑郁失眠等症状置之不理。就算难以改变情感,也不等于难以改变情感引起的疾病。况且,人们对自身心理和情感的调节也不是无能为力的,材料不也说了吗,可以“在不厌其烦的现实工作和劳动实践中充实自己,进而拥有良好的心态”,这也需要意志和毅力。 指出其他逻辑错误,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3xa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个实验中,对200只同种类通常不患血癌的老鼠施以同等量的辐射,然后一半的老鼠可以不受限制地吃它们常吃的食物,同时另一半被给予相同食物,但是限量。结果第一组中55只患了血癌,第二组中患血癌的仅有3只。上述实验最支持下列哪一个结论?
传统上,人们认为由经理们一步一步理性地分析做出的决策要优于直觉做出的决策。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高级经理使用直觉比大多数中级或低级经理多得多。这确证了一项替代观点,即直觉实际上比仔细的、有条不紊的理性更有效。以上结论基于以下哪一条假设?
鸟类需要大量摄入食物以获得保持其体温的能量。有些鸟类将它们大多数的时间都用在摄取食物上。但是,一项对食种子的鸟类和食蜜的鸟类的比较研究表明,相同的能量需要肯定会使食种子的鸟类比食蜜的鸟类在摄取食物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因为相同量的蜜所含的能量大于种子所含的能量
某机关精简机构,计划减员25%,撤销三个机构。这三个机构的人数正好占全机关的25%。计划实施后,上述三个机构被撤销,全机关实际减员15%。此过程中,机关内部人员有所调动,但全机关只有减员,没有增员。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些项一定为真?Ⅰ.上述计划实施后
北美建筑历史学家对19世纪早期有木地板的房子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较大的房间使用的木板一般都比较小的房间使用的木板窄得多。这些历史学家认为,既然拥有大房子的人一般都比拥有较小房子的人富有,那么用窄木板铺地板可能一度是地位的象征,是为表明房屋主人的财富而设计的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
市妇联对本市8100名9到12岁的少年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显示:75%的孩子“愿意写家庭作业”,只有12%的孩子认为“写作业挤占了玩的时间”。对于这些“乖孩子”的答卷,一位家长的看法是:要么孩子们没有说实话,要么他们爱玩的天性已经被扭曲了。以下哪一项陈
最近关于电视卫星发射和运营中发生的大量事故导致相应地向承担卫星保险的公司提出索赔数额的大幅增加。结果保险费大幅上升,使得发射和运营卫星更加昂贵。反过来,这又增加了从目前仍在运行的卫星榨取更多工作负荷的压力。以下哪一项如果是正确的,同以上信息结合在一起,能最
随机试题
人际沟通的功能。
物流目标优化的对象有两个,它们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下列一级基坑监测项目中,属于应测项目的有()。
法定公益金的用途为()。
《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流言即在人们之间相互传播的有关某种社会现实问题的不确切消息。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流言对个人心理与行为造成消极影响的现象,称之为流言效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流言效应的是: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外交部要组织进行两国建交50周年视频剪辑,领导让你负责,你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毫无疑问,真正的批评家应该拥有的是_________的内心塑不带任何偏见的眼睛。除了来自自身灵魂深处和纯粹学术性的_________之外,不该成为任何权势或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和施惠者的吹鼓手。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He___________(给我的印象是)anhonestma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