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下列关于折现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下列关于折现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min
2022-06-30
72
问题
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下列关于折现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用于估计折现率的基础应为税前利率
B、用于估计折现率的基础应为税后利率
C、企业在估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通常应当使用单一的折现率
D、企业确定折现率时,通常应当以该资产的市场利率为依据
答案
B
解析
企业在估计折现率时,如果用于估计折现率的基础是所得税后的,应当将其调整为所得税前的折现率,以便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基础相一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3uG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级会计实务题库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中级会计实务
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因非常原因导致盘亏的存货,在减去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后的净损失,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对于需要加工才能对外销售的在产品,下列各项中,属于在确定其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下列有关存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甲公司2011年度至2013年度对乙公司债券投资业务的相关资料如下:(1)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900万元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该债券面值总额为1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到期一次
下列关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长江公司于2016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3100万元取得了大海公司30%的有表决权股份,对大海公司能够施加重大影响,大海公司当日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1000万元。2016年1月1日,大海公司除一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同外,其他资产和负债的
长江公司于2016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3100万元取得了大海公司30%的有表决权股份,对大海公司能够施加重大影响,大海公司当日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1000万元。2016年1月1日,大海公司除一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同外,其他资产和负债的
内部开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成本包括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等,但不包括注册费。()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甲公司于2016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2000万元取得了乙公司10%的股权,甲公司将取得的乙公司10%股权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16年12月31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
甲公司2013年至2020年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资料一:2013年1月10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货款为2000万元。合同约定,乙公司应于2013年4月10日前支付上述货款。由于资金周转困难,乙公司到期不能偿付货款。经协商,甲公司与乙公司于
随机试题
Imuchpreferthiscandidate.Ithoughtshewas______betterthantheotherone.
甲市A区的王某到甲市商业银行的A区某储蓄所存款,因工作人员疏忽,在存款单上误将王某所存金额打印成16万元,而王某实际所存金额仅为16000元。后储蓄所工作人员发现,便找到王某要求改正存款单,但王某不同意。于是该储蓄所向A区人民法院起诉王某,要求王某返还存单
中国甲公司从瑞士乙公司采用光船租赁方式租赁了一艘船舶,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建设工程监理规划编写要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预期损失的优势体现在()方面。Ⅰ.风险敏感性度量Ⅱ.尾部风险度量Ⅲ.风险因子收益Ⅳ.次可加性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实需要加速折旧的,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有()。
甲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白酒生产企业,2018年7月发生以下业务:(1)向某烟酒专卖店销售粮食白酒20吨,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收入2000000元,另收取品牌使用费500000元。(2)提供100000元(不含税)的原材料委托乙企
甲、乙两只装盐水的桶,甲桶有盐水90千克,浓度为40%;乙桶有盐水60千克,浓度为20%。要使两桶盐水的浓度相等,需把两桶盐水相互交换多少千克?
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2006年期末公司存货的资料如下:甲产品280台,账面余额4200万元;乙产品500台,账面余额1500万元;丙材料(生产甲产品使用)40000公斤,成本600万元。2006年12月31日甲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一个信息系统的长期目标应包括下列哪些内容?Ⅰ.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Ⅱ.支持企业各管理层的需求Ⅲ.为企业提供一致的数据Ⅳ.应该适应企业机构/体制改变Ⅴ.从子系统按优先次序实现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