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谈谈托马斯.杰斐逊在美国新闻史上的意义。(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谈谈托马斯.杰斐逊在美国新闻史上的意义。(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admin
2014-12-25
132
问题
谈谈托马斯.杰斐逊在美国新闻史上的意义。(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选项
答案
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年)是领导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他提倡人民主权,鼓吹出版自由。不仅在独立战争中,而且在革命胜利后,继续高举言论思想自由的旗帜,反对封建君主制复辟,捍卫共和政体,为美国新闻自由传统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信仰人民主权,鼓吹出版自由 杰斐逊受英法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坚信天赋人权。《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他们为造物主有赋某些不可让渡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政府便在人民中间成立起来,由被统治者同意而取得正当权力;任何政府形式一旦变得有害于这些权利,人民就有权加以变更或废除而另设新政府”。 “世界上每一个政府都带有人类弱点的某种痕迹,带有腐化堕落的某种胚芽,……任何政府如果单纯地托付给人民的统治者就一定会蜕化。所以只有人民本身才是政府唯一可靠的保护人”。“办法是通过公开报纸的途径让他们充分了解他们的事务。努力使这些报纸深入到全体人民群众中去。我们政府的基础就是民意。因此首要目标就是使他们保持正确。如果要我决定究竟是有政府而没有报纸,还是有报纸而没有政府,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出版事业应当是自由的,除非报纸犯了损害人的名誉的罪,才能对它提出私人控诉”。 (2)倡导人权法案,保障出版自由1788年3月,杰斐逊指出,要反对宪法“没有制定权利法案来保障自由”。在他的倡导下,美国掀起大规模的争取民主权利的运动,要求在宪法中增加人权法案。促使国会才在1789年通过了十条宪法修正案(1791年生效),规定了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言论出版自由以及集会、请愿等权利。这十条修正案,统称“人权法案”,是美国宪法中最进步的部分。 (3)激发社会舆论,反对封建复辟杰斐逊支持弗莱诺的《国民公报》,赞扬它在捍卫共和政体中所做的贡献。说它“挽救了我们的宪法”。 评价:杰斐逊奠定了美国新闻自由主义的基础,也为美国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美国历史学家菲利普.方纳在《美国民主制度的理论家》中说,“在开国之父中,托马斯.杰斐逊对于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比任何人所起的作用都大。”又说,“杰斐逊的最大功绩,在于阻止了君主主义者建立一个势将摧毁革命成果的新的暴君政体。他为美国革命和人权法案所开创的美国民主制度奠立了基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3s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发音时较为用力,语流中听起来比其他音节突出的音节就是___________。(暨南大学2017)
“牡丹花儿开了”中有()个语素。(四川大学2014)
“人海”的构词方式属于()。(江西师范大学2014)
()是受事主语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拥护”中“拥”的韵头是________。(北京大学2015)
音位和其他音位组合时,可能会受到邻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和___________四种。(北京大学2016)
改正下列错别字根据大家反应的意见,轰堂大笑。(北京师范大学2016)
举例说明“一直”和“总是”的异同。(北京大学2016)
“说不清楚”中的补语成分属于__________补语。(中山大学2017)
随机试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下列哪一项
A、窥阴器检查B、双合诊C、三合诊D、肛腹诊E、腹部触诊检查已婚妇女子宫及附件情况
组氨酸是婴幼儿的一种必需氨基酸,它主要富含于
胸腔前后径短于左右横径50%见于
男,30岁。既往健康。X线胸片示右上浸润型肺结核,痰菌(+),应用常规量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口服,链霉素肌内注射,2周后患者仍有低热、盗汗。应考虑下列哪种情况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于
下列选项能够影响发病的有()。
电在导线里的传播速度和电磁波在空中的传播速度哪个更快?()
给下面句子加上拼音。饱经风雨变幻的沧桑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学校欲开发一学生跟踪系统,以便更自动化、更全面地对学生在校情况(到课情况和健康状态等)进行管理和追踪,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子女的到课情况和健康状态,并在有健康问题时及时与医护机构对接。该系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