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根据民事行为的有关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根据民事行为的有关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dmin
2015-09-16
58
问题
根据民事行为的有关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王老为鼓励大儿子自立,误将二儿子的房产送给了大儿子。该行为无效,因为该行为构成重大误解
B、张某开车撞到赵某,赵某说,如不赔偿医疗费就举报张某违章行驶。赵某照办交付赔偿金,张某构成胁迫
C、李某面临破产危机,走投无路之下向生意朋友程某借款度过危机,程某要求李某将祖传的古玉以低于市面数十倍的价格转卖给自己,否则拒绝帮忙。李某无奈同意,程某构成胁迫
D、肖某误认为精神病人丁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之签订买卖合同。肖某构成重大误解
答案
D
解析
王老属于无权处分行为。无权处分行为是指无处分权人以自己名义对他人权利标的所为之处分行为,该行为若经权利人同意,效力溯自处分之时起有效;若权利人不同意,则效力确定为无效。根据《民通意见》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重大误解适用于民事行为,而非事实行为。所谓事实行为,是指基于行为人实施行为这一事实本身即会发生相应的法律效果,而不考虑行为人的意思表示。A中王老的行为应属于无权处分行为。故A项错误。
胁迫是因他人的威胁或者强迫,陷于恐惧而作出的不真实意思表示。威胁是指以预告未来的损害使相对人精神感到恐惧。强迫是指对相对人或其亲属的身体强制或伤害。当事人因受胁迫而作出的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即是胁迫行为。张某的威胁手段与其目标具有直接的关联性,赵某本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故B项错误。
根据《民通意见》第70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可以认定为乘人之危。”因危难处境被他人不正当利用,不得已而作出对自己严重不利的意思表示,是乘人之危而实施的行为。胁迫是因他人的威胁或者强迫,陷于恐惧而作出的不真实意思表示。威胁是指以预告未来的损害使相对人精神感到恐惧。两者区别在于使一方当事人处于危难之机的是否是对方当事人。故C项错误。
肖某误认为精神病人丁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与丁某签订买卖合同,可分两种情形:精神病人丁某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如果丁某是无行为能力人,则依据《民法通则》第58条的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因此,在此种情形下,肖某与丁某的买卖合同无效。如果丁某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则应依据《合同法》第47条确认该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法》第47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3aQ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A地甲公司与B地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约定合同履行地在C地,乙公司到期未能交货,甲公司多方催货,未果,便向B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判令乙按照合同约定交付货物,并支付违约金。法院受理后,甲公司得知乙公司将货物放置于其设在D地的仓库,并且随时可能转移。在此情况
仲裁裁决作出后,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均可申请撤销,关于裁决撤销的具体程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飞腾公司与金月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约定双方发生纠纷,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后双方发生纠纷,便提交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作出后,飞腾公司依法向A法院申请执行仲裁裁决,而金月公司则发现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员王某接受飞腾公司的宴请,于是依法向B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
甲为焊接个体工商户,乙工厂将100个铁架的焊接工作包给甲,约定每个铁架焊接完毕支付50元。合同签订后,乙工厂向甲提出只需焊接80个,遭甲反对。甲焊接好80个后,未焊接的20个铁架遇泥石流被埋。甲将80个铁架送至乙处,乙又将该批铁架的打眼工作包给丙,每个铁架
甲为一家三级建筑企业,因不具备资质,通过行贿方式与乙电脑公司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承建乙电脑公司的电脑大楼,工程竣工后,经验收合格。由于乙电脑公嗣资金链断裂,无力支付工程款1000万元而引起纠纷。经查:乙电脑公司在A公司拥有100万元的股权,B公司应向乙电脑
张某与王某签订借款合同,合同签定后,王某如实履行了合同义务,但是到期张某没有还款。根据该粜睛,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下面有关公开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王某因改革开放而富裕起来,购买了七套住房,除一套自住外,另外六套分别出租与甲、乙、丙、丁、戊、己。请回答下列问题。乇某将F套住房出租与已,双方签订了书面租赁合同,租期3年,年租金10000元。己一次性支付了租金。第一年终了时因发生洪灾该套房屋被毁。下列
村民张某向村民王某购买l辆二手自行车,双方约定1个月后付款。在购买该车后的第20天,张某骑车外出,遇上郑某。郑某说该车是他的,1个月前,因王某到他家办事,借给王某的。郑某要求张某返还该车。张某询问王某是否有此事。王某答有此事,但王某要求张某向其付款,且说他
再审案件中,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新的证据”的情形包括:()
随机试题
施工信息内容包括施工记录信息和施工技术资料信息。不属于施工技术资料信息的是()。
下列不属于培养长期客户的策略是()。
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实质性测试的目的不应包括()。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17年及之前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从2×18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17年度实现利润总额8000万元,在申报2×17年度企业所得税时涉及以下事项:(1)1月30日,甲公司购买一处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的新办公用
要达到公共政策的目标,根本因素是政策执行主体,而不是政策对象。
2011年1月29日,新世纪以来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八个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改革发展的决定》的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的战略定位,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举
某机关精简机构,计划减员25%,撤销三个机构,这三个机构的人数正好占全机关的25%。计划实施后,上述三个机构被撤销,全机关实际减员15%。此过程中,机关内部人员有所调动,但全机关只有减员,没有增员。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一定为真?Ⅰ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代大学生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必须()
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分别为F(x)和f(x),则()
A、Therewereworsetimes,buttheearthsurvived.B、Globalwarmingdoesnotharmtheearthatall.C、Humanbeingsdonotdosom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