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述情绪的认知理论。
试述情绪的认知理论。
admin
2022-07-03
51
问题
试述情绪的认知理论。
选项
答案
(1)阿诺德的情绪的“评定-兴奋”说。 ①该理论认为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以后才能引起一定情绪,强调大脑皮层的兴奋在情绪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②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内导神经传递至丘脑,并进而传递至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中对刺激情景进行评估,并产生特殊的态度,这种态度经外导神经,传递至丘脑的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并进而传递至肌肉、骨骼与内脏,产生生理反应,机体的生理反应进一步反馈至大脑皮层,进行再次评估,使纯粹的认知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2)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的活动中,个体不仅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同时还主动调节自己对环境刺激事件的反应,即对环境知觉到有益或有害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只有这样,人才能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动作组合,即动作反应。情绪活动中,个体需要不断的评价环境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这种评价分为: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三阶段。 ①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 ②次评价是人对自己行为反应的调节和控制,包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等。 ③再评价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是一种反馈性行为。.如果再评价结果表明行为是无效的或不适宜的,人们就会调整自己对刺激事件的次评价,甚至初评价,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3)沙赫特的三因素理论。 沙赫特和辛格提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三个因素必不可少: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是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唤醒;三是相应的环境因素。沙赫特用情绪唤醒模型来解释其理论,包括三个亚系统: 第一个亚系统:对来自环境的输入信息的知觉分析; 第二个亚系统:在长期生活经验中建立起来的对外部影响的内部模式,包括过去、现在和对将来的期望: 第三个亚系统:现实情景的知觉分析与基于过去经验的认知加工间的比较系统,称为认知比较器,它带有庞大的生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激活机构,并与效应器官相联系。 该理论模型的核心部分是认知通过认知比较器把当前的现实刺激与存储在记忆中的过去经验进行比较,当知觉分析与认知加工间出现不匹配时,认知比较器就产生信息,动员一系列的生化和神经机制,释放化学物质,改变脑的神经激活状态,使身体适应当前情境的要求,这时情绪就被唤醒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2eM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什么是研究的内部效度?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浙江大学2013】
结合实际(举例)谈谈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南京师范大学2016】
论述领导权变理论。【苏州大学2016】
论述领导风格理论。【北京大学2015】
简述情绪、意志与认知之间的关系。【西南大学2014】
与变态心理学关系最紧密的当属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请谈谈它们的区别。
注意的生理机制主要包括()。
患有()人格障碍的个体在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方面广泛存在不稳定性,并有明显的冲动行为。
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称作()。
一位女性,她的工作是在小公司当程序员。她很少与同事来往,同事在工作之余也不会邀请她参加活动。她没有朋友,每个晚上,每个周末都是独自一人度过。根据霍妮的理论,她属于哪种类型的神经病倾向患者?特点是什么?根据霍妮的理论,神经症是如何产生的?
随机试题
遇有这种排队等候的情形怎么做?
某35/10kV变电所,其10kV母线短路容量为78MV.A(基准容量100MV.A),10kV计算负荷有功功率6000kW,自然功率因数0.75。请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供电部门与该用户的产权分界为本35kV变电所35kV受电端,说明根据规范规定35k
颐和园后湖东部尽端的谐趣园被设计成深藏一隅的幽静小院,这种设计手法是模仿()的布局。
结账包括()。
食品进口商应建立食品进口销售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下列关于股利理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导游小宋接待了一行来自韩国的16人的旅行团,负责其在北京两天的游览活动。第一天游览完毕后,用过晚餐后,游客各自回房休息,可没过多久,旅游团内的金先生向小宋反映他放在枕头底下的钱包不见了,内有若干现金及护照。小宋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到金先生客房与金先生一起寻
起着连接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的纽带作用的是______。
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
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能写出通顺的句子,但在写自己熟悉的题材时仍然写不出高水平的作文。原因是学生缺乏()。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