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乙欠甲货款,二人商定由乙将一块红木出质并签订质权合同。甲与丙签订委托合同授权丙代自己占有红木。乙将红木交付与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5/3/8)
乙欠甲货款,二人商定由乙将一块红木出质并签订质权合同。甲与丙签订委托合同授权丙代自己占有红木。乙将红木交付与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5/3/8)
admin
2021-05-28
56
问题
乙欠甲货款,二人商定由乙将一块红木出质并签订质权合同。甲与丙签订委托合同授权丙代自己占有红木。乙将红木交付与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5/3/8)
选项
A、甲乙之间的担保合同无效
B、红木已交付,丙取得质权
C、丙经甲的授权而占有,甲取得质权
D、丙不能代理甲占有红木,因而甲未取得质权
答案
C
解析
A项错误:《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甲乙关于质权合同的约定不违反上述规定,因此担保合同有效。
B项错误:《物权法》第208条,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交付的动产为质押财产。因此甲作为债权人,享有红木的质权。丙根据授权代甲占有质押财产红木,并非担保合同的当事人,因此不能取得质权。
C项正确:《物权法》第212条规定,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本题中,甲丙没有设立质押的意思表示也没有签订质押合同,丙只是受甲的授权而占有红木。
D项错误:甲丙之间的委托合同合法有效,丙当然可代理甲占有红木,当乙将红木交付给丙时,质权已经设立,甲取得质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2a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间的诉讼在某基层法院审结后,该法院作出了判决。甲对此判决不服,遂提起上诉。在上诉期间,该法院发现判决确有错误。试问应当如何处理?()
甲与乙于2000年2月在A市东区结婚,2002年7月乙向A市南区人民法院起诉与甲离婚,南区人民法院受理后,查明乙户籍、工作单位均在该市北区,甲的户籍、工作单位在南山县,甲、乙二人婚后住该市北区。南区法院受理此案后,有以下几种意见,错误的是()。
作家江某所著的小说《希望》出版于1951年,1966年江某去世。剧作家刘某将《希望》改编成电视剧本,并经某电影出版社出版。2001年3月,江某的子女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将刘某、某电影出版社告上法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企业于1996年10月就一项组合家具提交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试问下列选项中哪些破坏该专利申请的新颖性?
张某诉江某财产所有权纠纷案经判决进入执行程序,案外人李某向法院主张对该项财产享有部分权利。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司考.2009.3.48)
二审法院根据当事人上诉和案件审理情况,对上诉案件作出相应裁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10月24日晚,甲骑摩托车在马路上疾驶,将正横过马路的乙撞倒,造成乙重型急性内开放性脑颅损伤。乙住院治疗,支付医药费、护理费及营养费3000元,乙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赔偿3000元。甲承认起诉事实,但提出乙横过马路不走人行道违反了交通规则,亦应承
甲对乙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乙无力清偿,且怠于行使对丙的15万元债权,甲遂对丙提起代位权诉讼,法院依法追加乙为第三人。一审判决甲胜诉,丙应向甲给付10万元。乙、丙均提起上诉,乙请求法院判令丙向其支付剩余5万元债务,丙请求法院判令甲对乙的债权不成立。关于二审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民事诉讼法》直接规定、具有简易程序特点的内容?()(司考.2011.3.43)
原告王某诉被告某服厂劳务合同纠纷一案,人民法院于2009年9月15日作出判决,并于次日送达原告王某。王某的上诉期截止日期应为下列哪一时间?()
随机试题
复元活血汤的药物组成中无
患者,女性,22岁。主诉停经53天,阴道流血1天。妇科查体:子宫大小约妊娠70天,一侧附件区可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尿妊娠试验(+)该患者应该考虑的诊断是
硫脲类禁用于
开工前,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工程是()。
企业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计入当期的()。
“北京2008年奥申委”确定的申办口号为“新中国、新北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该规定采用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是()。
A、 B、 C、 D、 B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