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矿井开拓系统如下图所示。一施工单位承担了该矿井的施工任务,施工方案采用对头掘进。主井先开工,计划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然后主井临时改绞、副井永久装备,副井交付使用后主井进行永久装备。井下施工不问断向采区方向推进。风井方向施工在到底后也进行改绞,然后
某矿井开拓系统如下图所示。一施工单位承担了该矿井的施工任务,施工方案采用对头掘进。主井先开工,计划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然后主井临时改绞、副井永久装备,副井交付使用后主井进行永久装备。井下施工不问断向采区方向推进。风井方向施工在到底后也进行改绞,然后
admin
2019-04-04
75
问题
某矿井开拓系统如下图所示。一施工单位承担了该矿井的施工任务,施工方案采用对头掘进。主井先开工,计划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然后主井临时改绞、副井永久装备,副井交付使用后主井进行永久装备。井下施工不问断向采区方向推进。风井方向施工在到底后也进行改绞,然后掘进采区巷道。主副井与风井贯通后,立即开展采区顺槽和切眼的施工,同时平行进行采区设各的安装和试运转。
问题:
该矿井的施工方案选择是否正确?矿井施工井巷工程关键线路由哪些工序组成?
选项
答案
该矿井的施工方案选择正确,由于该矿井与主副井不在一起,具备对头掘进的条件,组织对头掘进有利于缩短建井工期,因此应采用对头掘进施工方案。矿井施工井巷工程关键线路工序包括:主井井筒、主井重车线、主要石门、运输大巷、采区下部车场、采区轨道上山、采区上部车场、回风大巷、风井井筒、采区轨道顺槽、切眼等。
解析
本案例第1问考查的是施工方案的选择与关键工作的确定。井筒掘进与两翼风井平行施工,并由主、副井井底和两翼风井井底同时对头掘进,即双向或多向掘进主要矛盾线上的井巷工程的施工方案,称为对头掘进方案。结合矿井开拓系统示意图和现场经验可知,矿井施工井巷工程关键线路工序包括:主井井筒、主井重车线、主要石门、运输大巷、采区下部车场、采区轨道上山、采区上部车场、回风大巷、风井井筒、采区轨道顺槽、切眼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2XG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属于平均分摊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是()。
【2013年真题】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验收标准》,下列工程中,属于分项工程的是()。
【2009年真题】下列关于契税计税依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应用价值工程时,应选择()的零部件作为改进对象。
【2007年真题】根据我国《价格法》,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时,应当建立()制度。
某施工总承包企业承包的一项工程施工任务,总价款为1500万元。依据总承包合同,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其中的智能系统安装工程和防水工程分包给专业施工单位,分合同价款分别为80万元和50万元。该施工总承包企业就该工程应缴纳营业税()万元。
【2009年真题】组织建设工程流水施工时,划分施工段的原则有()。
项目控制过程中,反复循环过程的控制状态为( )。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的货物或服务的情形是()。
价值工程活动中,对创新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评价的内容包括()。
随机试题
下面各项中,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立法目的的是()。
Whichdoordoesthiskey()to?
生产性噪声是由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摩擦等产生的。生产性噪声可分为()三类。
如果提单是“CIF”贸易术语的合同的提单,则提单的运费栏中填写有“Freighttocollect”字样。()
对于基金监管“三公”原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企业有甲、乙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按直接分配法核算辅助生产费用。5月份甲车间归集辅助生产费用108000元,分别向乙车间、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劳务400小时、4000小时和1400小时。则当月甲车间应向基本生产车间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元。
甲公司是一家钟表企业,创立于十九世纪,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钟表制造商之一。该公司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强调生产优质产品,并通过由著名珠宝商店、大百货公司等构成的市场营销网络分销产品。二十世纪50年代之前,公司销售额始终呈上升趋势。但此后甲公司在本国市场上销售额和
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是()。
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下列哪项属于幼儿园教师的职责()
UntilItookDr.Offutt’sclassinDeMathaHighSchool,Iwasanunderachievingstudent,butIleftthatclass【C1】______neve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