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2014年12月1日,甲企业“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为200万元,“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25万元。12月份,甲企业发生如下相关业务: ①12月5日,向乙企业赊销商品一批,开具的增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2014年12月1日,甲企业“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为200万元,“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25万元。12月份,甲企业发生如下相关业务: ①12月5日,向乙企业赊销商品一批,开具的增
admin
2015-05-25
84
问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2014年12月1日,甲企业“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为200万元,“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25万元。12月份,甲企业发生如下相关业务:
①12月5日,向乙企业赊销商品一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50万元,增值税额8.5万元。甲企业已将商品运抵乙企业,货款尚未收到。
②12月9日,一客户破产,根据清算程序,有应收账款20万元不能收回,确认为坏账损失。
③12月21日,收到乙企业的销货款30万元,存入银行。
④12月31日,甲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减值测试,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70万元。
要求:
(1)根据业务①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根据业务②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3)根据业务③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4)计算甲企业12月份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5)编制甲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选项
答案
(1)借:应收账款 58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000 (2)借:坏账准备 200 000 贷:应收账款 200 000 (3)借:银行存款 300 000 贷:应收账款 300 000 (4)335 000。期末,应收账款应该按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其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根据资料甲企业12月底未计提坏账准备之前,“应收账款”余额为200+58.5-20-30=208.5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25-20=5万元,所以,12月应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为208.5-170-5=33.5万元。 (5)借:资产减值损失 335 000 贷:坏账准备 335 000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2FBr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会计基础题库会计从业资格分类
0
会计基础
会计从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北京联合公司汇往上海50000元开立采购物资专户。在上海采购原材料共支付材料价款47000元。对于多余的3000元资金,北京联合公司的合理处理应为()。
对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是建立在复式记账法的基础上。()
借贷记账法中,记入账户贷方表示()。
为了核算“应付职工福利费”的提取和使用情况,企业应设置()账户。
甲公司2010年1月31日简要资产负债表如下:2010年2月,甲公司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以银行存款20000元购买生产用设备。(2)将到期无力偿还的应付票据10000元转为应付账款。(3)将资木公积6000元转增实收资本。(4)购进生产用材
()是反映非经常性损益的账户。
记账凭证按照填列方式可以分为()。
2011年9月份,某公司有关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为:主营业务收入7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7万元;投资收益0.35万元;营业外收入1.4万元;主营业务成本52万元;销售费用1.6万元;管理费用1.8万元;财务费用0.4万元;营业外支出2万元;其他业务成本5.6万
对库存现金进行清查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下列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表述,正确的有()。
随机试题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采取下列哪些护理措施()。
患者以发热,口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主要表现的病因是
女性,45岁,3天前头部外伤,当时无意识障碍,2小时后出现头痛,抬高头位时加剧,伴恶心、呕吐,平卧后可减轻。查体无阳性体征,头颅CT未见异常。诊断考虑
A.酮症B.胰岛素治疗C.与HLA相关D.40岁前发病E.大多有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消防现场验收须填写( ),由参加验收的建设单位人员签字确认。
下列属于破产债权的是()。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所得不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是()。
4,19,6,16,8,()。
“生产性保护”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提出的一种保护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实践,目的在于使其融人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在生活中持久传承。具体而言,它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
A、Theindustryrevolution.B、Thelargesupplyofgoods.C、Themodernprintingtechnology.D、Thedevelopmentofnewspaperandpam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