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有田黄石一块,被好友乙借去观赏。不料,甲因车祸死亡。甲死后,乙擅自将该田黄石以10000元卖给丙。丙系著名篆刻家,将该田黄石雕成印章一枚,以10万元价格转售于丁。丁因经营困难向戊借款10万元,以该印章质押于戊作为担保。戊未经丁同意,将该印章转质于己,取得
甲有田黄石一块,被好友乙借去观赏。不料,甲因车祸死亡。甲死后,乙擅自将该田黄石以10000元卖给丙。丙系著名篆刻家,将该田黄石雕成印章一枚,以10万元价格转售于丁。丁因经营困难向戊借款10万元,以该印章质押于戊作为担保。戊未经丁同意,将该印章转质于己,取得
admin
2014-05-27
51
问题
甲有田黄石一块,被好友乙借去观赏。不料,甲因车祸死亡。甲死后,乙擅自将该田黄石以10000元卖给丙。丙系著名篆刻家,将该田黄石雕成印章一枚,以10万元价格转售于丁。丁因经营困难向戊借款10万元,以该印章质押于戊作为担保。戊未经丁同意,将该印章转质于己,取得借款15万元。己之妻庚擅将该印章与辛交换一对手镯。辛系到民间收集古玩的商人。走后无处寻找。经鉴定,该手镯值3000元。为此,己之妻精神失常。因甲的继承人向丙要求返还田黄石不得而引发纠纷。
根据上述案情,请评述本案。
答题要求:
1. 运用掌握的法学和社会知识阐释你的观点和理由;
2. 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3. 字数不少于500字。
选项
答案
1.本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及其复杂。甲与乙之间存在借用关系。乙与丙之间存在买卖合同关系。该买卖合同关系系无权处分所形成,该合同效力如何,在学理上存在争议。丙与丁之间存在买卖印章的合同关系。丁与戊之间存在借款关系和质押关系。戊与己之间存在借款关系和转质关系。己之妻与辛之间的互易关系。 2.乙与丙之间的买卖关系效力如何,在学理上存在争议:有有效说、无效说和效力未定说。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其合同效力如何,有效说认为,合同效力不受影响,只是受让人能否取得受让物的所有权,是效力未定的。如果无权处分人取得该受让物的所有权,或者得到了原所有权人的补充授权,则受让人取得该受让物的所有权,否则,受让人不能取得该受让物的所有权。无效说认为,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该合同效力本身是无效的,因此,受让人不能取得该受让物的所有权。如果无权处分人取得该受让物的所有权,或得到原所有人的补充授权,则形成一种新的合同关系,受让人依据新的合同关系取得受让物的所有权。效力未定说认为,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合同的效力未定,如果无权处分人取得该受让物的所有权,或者得到原所有人的补充授权,则合同自始有效,否则合同无效,受让人也不能取得该受让物的所有权。 3.丙对该印章是否享有所有权。结合本案交代的案情,乙丙之间的买卖行为并未得到甲的继承人的追认,乙也未取得该田黄石的所有权,这就存在一个问题,丙对田黄石的加工行为能否取得该印章的所有权?依据民法理论,所说加工是指用他人的材料加工成一个新物,该新物的所有权的归属如何,应以加工行为的价值和材料的价值的多少来决定。除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材料的价值高于加工的价值的,应由材料所有人取得所有权,材料所有人应当给加工人相应的补偿;如果加工的价值大于材料的价值,则应由加工人取得加工物的所有权,但应当给材料所有人相应的补偿。结合本案,加工的价值明显高于材料的价值,所以,丙取得该印章的所有权无疑。由于丙已向乙支付了价款,虽然乙不为真正的所有人,应当说丙已支付了该材料的价款。如果乙与丙之间存在恶意串通,则不免除丙赔偿甲的材料价值的责任。如果乙和丙之间不存在恶意串通,则应由乙赔偿甲的继承人材料价值。因为乙的获益是不当得利。如果乙所得的材料价值少于该材料的本身的价值,则丙对甲的继承人负有补偿责任。 4.已之妻与辛之间的互易行为的性质如何?根据本案交代,该印章的价值为10万元,其交换物的价值为3000元,该行为应如何定性,可能存在显失公平、重大误解、欺诈,乃至合法行为等不同观点。如果辛利用己之妻没有经验,不能认识该印章的价值和该手镯的价值,并与其进行交易,则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如果辛自己也不知道该印章的价值,误以为该印章的价值与该手镯的价值相当,则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如果辛知道该印章的价值,而吹嘘自己手镯的价值与印章的价值相当,导致己之妻相信该手镯的价值为10万元左右,则可以认定为期诈。无论是欺诈、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己均应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主张撤销权,否则该行为有效。由于辛下落不明,导致己无法行使撤销权,而撤销权属于形成权,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已的权利在民法上是难以得到救济的。 5.辛的行为是否构成刑法上的诈骗罪。正如上述第4点所述,已在民法上是难以得到救济的,但正如诗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己可以通过刑法手段使辛的行为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辛的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犯罪。所说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个人诈骗公私财物的,2000-4000元为数额较大,个人骗取3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导致被害人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情节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对于数额巨大,或者有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案中,辛的行为在刑法上既构成数额巨大,又构成情节特别严重,追究辛的刑事责任是无疑的。辛由此所得的财产,应予返还受害人。 6.甲的继承人的财产权救济问题。甲的继承人要求返还田黄石已不可能,但对失去该田黄石所造成的损失,可要求乙进行赔偿;如果乙与丙之间存在恶意串通,则可要求乙和丙负连带责任。如果丙所支付给乙的价金明显低于该田黄石的价值,甲的继承人可要求丙负补充责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2F6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合营企业为冲抵正当债务,将其免税进口的供企业自用的小汽车一辆以160万元的价格冲抵了100万元的债务,并未补交关税,则该合营企业的行为()。
某商场总经理领导着12个商品部经理,为了节省时间,他经常直接向营业组长发布命令,布置工作。这种做法()。
下列关于控制类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主管人员越是能够子解下属的需求和愿望,并给子满足,就越能够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使之能为实现组织的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原理属于()。
通常情况下,在企业内部授予参谋人员的是()的权力
该企业实施的是()战略。该企业进行经营战略决策调整时,采取了()决策。
下列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的哪些约定不合法?()。2008年4月甲公司决定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但是双方就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产生了争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的哪些约定不合法?()。张某人职后由于专业技术有限不能胜任其丁作,经过公司培训和换岗仍不能胜任工作。甲公司打算解除其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在下列哪些情形下,该公司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广义的市场,指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是不同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经济关系的体现。()
赵某于2008年3月应聘到某公司工作,双方订立了口头协议。2008年5月的一天,赵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自己不小心摔倒受伤。经医院治疗康复后,赵某要求公司认定工伤,支付工伤待遇,公司以未与赵某签订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予以拒绝。赵某于是以公司为被申请人
随机试题
当被测量的函数形式为:Y=A1X1+A2X2++ANXN,且各输入量不相关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为__________。
吸收操作的影响因素有()。
将“私”看成是人们犯罪致刑之由的思想家是
患者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治疗应首选
患儿,男性,1岁。多汗、枕秃、方颅,常发生惊厥,不伴发热。查:血糖3.2mmol/L,血钙6.5mg/dl,血镁1mg/dl,血磷12mg/dl。该患儿应考虑的诊断是
A、番泻叶B、大青叶C、西红花D、洋金花E、丁香花粉粒极面观为三角形的是()
婚前的观察与沟通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采用任何一种债务重组方式,债务重组当期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一定等于该期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损失。()
WhichofthefollowingisNOTcorrectaccordingtothenewsitem?
Theterm"qualityoflife"isdifficulttodefine.It【C1】______averywidescopesuchaslivingenvironment,health,employmen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