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甲出国留学前将自己的一幅名人字画委托好友乙保管。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字画挂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也以为这幅字画是乙的。后乙因生意需要在家中宴请政府官员丙。丙对该字画赞不绝口,于是乙顺势将该字画赠送给了丙。丙在回家的途中因酒醉糊涂,将字画遗留在出租车上。出
甲出国留学前将自己的一幅名人字画委托好友乙保管。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字画挂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也以为这幅字画是乙的。后乙因生意需要在家中宴请政府官员丙。丙对该字画赞不绝口,于是乙顺势将该字画赠送给了丙。丙在回家的途中因酒醉糊涂,将字画遗留在出租车上。出
admin
2017-02-17
103
问题
甲出国留学前将自己的一幅名人字画委托好友乙保管。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字画挂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也以为这幅字画是乙的。后乙因生意需要在家中宴请政府官员丙。丙对该字画赞不绝口,于是乙顺势将该字画赠送给了丙。丙在回家的途中因酒醉糊涂,将字画遗留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丁略通收藏,发现该字画后便将其私藏,后通过拍卖所进行拍卖。收藏家戊在拍卖会上以3万元的价格买得此字画。甲回国后,四处追查,查得该字画已被戊收藏,便上门向戊索要。下列有关本案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该字画仍应归甲所有
B、因乙是将该字画赠送给丙的,所以丙不可能拥有该字画得所有权
C、丁负有赔偿损失的责任
D、戊作为善意第三人,从拍卖会上竞买下该字画,应当获得该字画得所有权
答案
A
解析
首先要明确丙是否可以获得标的物的所有权,由于丙获得标的物没有支付对价,因此不符合善意取得制度的条件,故不能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故选项B的表述正确。丁占有标的物属于拾得遗失物,不符合善意取得制度的条件,也不能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其通过拍卖出售字画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故选项C的表述正确。而戊是在公开市场上以公道价格购得字画,虽然标的物属于遗失物,但仍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原则上赃物、遗失物、漂流物等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但在公开市场上以公道价格购得时,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但原所有权人可以通过支付对价赎回标的物。反之,如果不是在这种公开场合取得的赃物,则应当保护原所有人的利益,第三人不能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1qx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政法题库地方公务员分类
0
政法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国于2019年12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下列关于这部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不长时间后,安静了一整夜的山村便会迎来________的游人。他们漫步在村内________的小道上,或走进平调落子博物馆,了解传统戏曲的漫长历史;或________在新落成的大戏台前,听上一曲平调落子选段。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表述,错误的是()。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社会工作的一项是()。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县公安局民警甲在一次治安检查中被乙打伤.公安局认定乙的行为构成妨碍公务,据此对乙处以200元罚款。甲认为该处罚决定过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
Herpesvirus
男性,40岁。体重92公斤,身高168cm,无“三多一少”症状,其母有糖尿病。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早期发现原位癌并加以手术是服降压药是
A.散风清热,泻火止痛B.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C.清热泻火,散风止痛D.清热泻火,利尿通便E.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某男,45岁,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及牙龈肿痛、衄血,证属火毒血热,医生建议一清颗粒,是因其可以(
某矿井倾斜巷道采用下山法施工,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作业规程,其中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及要求的主要条款为:1.工作面采用电动式凿岩机钻眼,钻眼必须湿式作业;2.工作面放炮工作由专职放炮工担任,考虑到围岩涌水量较少,决定采用非防水炸药;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小学阶段的儿童掌握逻辑推理规则表现在()。
(1)签署有关协议(2)乘机赴台湾(3)两岸会谈(4)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5)两岸直航
唐《户令》:“诸应分田宅者,及财物,兄弟均分。妻家所得之财,不在分限。兄弟亡者,子承父分。兄弟俱亡,则诸子均分。其未娶妻者,别与聘财。姑姊妹在世者,减聘财之半。寡妻妾无男者,承夫分。”唐《丧葬令》:“诸身丧户绝者,所有部曲、客女、奴婢、店宅、资财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