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男,40岁。腹胀,腹部持续隐痛,发热2周,“肝炎”史12年,近4年来乏力、纳差,面色晦暗,间段齿龈出血。查体:腹部彭隆,无肌紧张,全腹轻压痛及反跳痛,肝未触及,脾下3cm移动性浊音阳性。 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男,40岁。腹胀,腹部持续隐痛,发热2周,“肝炎”史12年,近4年来乏力、纳差,面色晦暗,间段齿龈出血。查体:腹部彭隆,无肌紧张,全腹轻压痛及反跳痛,肝未触及,脾下3cm移动性浊音阳性。 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dmin
2017-03-18
49
问题
男,40岁。腹胀,腹部持续隐痛,发热2周,“肝炎”史12年,近4年来乏力、纳差,面色晦暗,间段齿龈出血。查体:腹部彭隆,无肌紧张,全腹轻压痛及反跳痛,肝未触及,脾下3cm移动性浊音阳性。
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选项
A、腹水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
B、X线结肠钡剂造影
C、腹部CT
D、腹部X平片
E、肝功能
答案
A
解析
典型临床表现患者诊断容易。不典型的SBP,诊断性腹腔穿刺是唯一的手段,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做诊断是不可取的。①腹水白细胞计数是诊断SBP最简单且最敏感的方法。据现有资料认为,诊断SBP的腹水白细胞计数应以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为准。PMN绝对计数>0.25×10
9
/L(即>250个/μl)可作为诊断SBP的标准,PMN<0.25×10
9
/L可排除SBP诊断。②腹水细菌培养是确诊SBP指标。但传统的培养方法阳性率仅40%~50%。采用血培养瓶(需氧和厌氧培养基)在床边采集后立即进行培养,可显著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必须注意细菌培养应在抗菌治疗前进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1aCA777K
0
章节复习
临床执业医师
执业医师
相关试题推荐
A.大肠杆菌B.拟杆菌C.绿脓杆菌D.溶血性链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液恶臭,普通细菌培养阴性的是()
一职工从沿海某城市归来,腹泻1天,10余次,水样便,到市医院求治,疑为肠炎,后大便培养出E1-Tor型细菌。诊断后1l小时医师上报疫情,国家要求上报此类传染病最迟不超过()
A.化脓性扁桃体炎B.咽结合膜热C.病毒性感冒D.疱疹性咽峡炎E.急性鼻炎腺病毒易引起()
A.IgA肾病B.膜性肾病C.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D.微小病变肾病E.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是()
某患者,男,41岁,由4m高处跌下3小时,查体:BP92/68mmHg,P124次/分,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弱,Hb80g/L。X线检查:右侧第9、10肋骨骨折,右侧膈肌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某患者,男,62岁,间歇性跛行10年。下蹲时疼痛减轻,骑自行车正常。直腿抬高试验(─)。腰椎X线片示:腰椎骨质增生明显。最可能的诊断是()
进行性血胸特点不包括()
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是()
某患者,男性,41岁,患肝硬化5年。5天来畏寒发热,T38℃左右,全腹痛,腹部明显膨隆,尿量550ml/日。住院期间,查到全血细胞减少主要原因为()
关于不孕症的定义,以下哪项正确
随机试题
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为25天,其持续时间为7天。如果工作M最早开始时间为13天,则工作M的总时差为()天。
以下哪项是尿毒症病人可使用的利尿剂
于中性乙醇中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1/L)滴定法检查氯贝厂酯的酸度于乙醚与水两相介质中,用盐酸滴定液(0.02mol/L)滴定法检查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的间氨基酚特殊质
与货币政策相比较,财政政策时滞的特点是()。
将账簿划分为序时账、分类账、备查账的依据是()。
利发实业集团等5家发起人协议决定通过募集方式设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经营范围的宏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拟筹集股本总额2亿元人民币,并决定发起人认购的部分和向社会公开发行的部分依《公司法》规定的比例办理。利发实业集团作为发起人和第一大股东,准备以厂房、机器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题。2011年,某省实现工业增加值18847.8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271.6亿元、12576.2亿元,依次同比增长12.1%和16.2%。2011年,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6836.8亿元,
设矩阵当a为何值时,方程AX=B无解、有唯一解、有无穷多解?在有解时,求解此方程.
数据库中有A、B两表,均有相同字段C,在两表中C字段都设为主键。当通过C字段建立两表关系时,则该关系为
AttheEuropeanCommissioninBrussels,theyhaveajokeabouttheworkinterpretersdo—"Languages",theysay,"havenothingt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