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男,28岁,不慎从4米高坠落。当日昏迷约3小时。醒后出现头痛、呕吐,右耳道流血性液体、口向左歪。诊断应考虑
男,28岁,不慎从4米高坠落。当日昏迷约3小时。醒后出现头痛、呕吐,右耳道流血性液体、口向左歪。诊断应考虑
admin
2017-07-27
69
问题
男,28岁,不慎从4米高坠落。当日昏迷约3小时。醒后出现头痛、呕吐,右耳道流血性液体、口向左歪。诊断应考虑
选项
A、脑震荡、颅前窝骨折
B、脑震荡、颅中窝骨折
C、脑震荡、颅后窝骨折
D、脑挫伤、颅前窝骨折
E、脑挫伤、颅中窝骨折
答案
E
解析
脑挫裂伤因受伤部位和程度不同,差别较大。意识障碍受伤当时立即出现,昏迷时间超过30分钟,可长达数日、数周、数月。生命体征改变因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多有脉搏慢强、呼吸慢深、血压增高等库欣反应,晚期,呼吸、循环功能随之衰竭。重症患者的体温常在39℃左右;若下丘脑受损,体温可持续不升或高达40℃以上(中枢性高热)。局灶症与体征:如大脑中央前回损伤,出现对侧肢体抽搐、硬瘫、腱反射增强、巴氏征阳性等;脑挫裂伤若发生在大脑皮质的“静区”,即功能区的边缘部位,可无局灶症。脑膜刺激征:由于脑组织和血管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患者可有剧烈头痛、颈项强直、克氏征与布氏征阳性等。一般经5~7天,随出血停止,积血吸收而逐渐减轻。颈项强直于1周左右逐渐消失。头痛、呕吐:头痛症状只有在病人清醒之后才能陈述;如果伤后持续头痛,频繁呕吐,应究其原因,可行CT检查,以明确颅内有无血肿。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因致伤因素和损伤部位的不同而各异。CT及MRI检查对脑挫裂伤的诊断有明确意义。颅底结构复杂,一般可依据伤史、皮下淤斑、脑脊液外漏和脑神经损伤等,进行诊断,X线检查意义不大。CT扫描可利用窗宽和窗距的调节清楚显示骨折的部位,有重要价值。颅前窝骨折:眼结膜下出血,眼睑皮下淤斑,鼻或口腔流出血性脑脊液,可并发嗅视神经损伤。颅前窝骨折易引起球结合膜下出血及迟发性眼睑皮下淤血,俗称“熊猫眼”。颅中窝骨折:外耳道流出血性脑脊液,出现同侧面神经瘫痪、耳聋、耳鸣等。颅后窝骨折:逐渐发生耳后、颈枕区皮下淤斑,脑脊液漏至胸锁乳突肌和乳突后皮下,脑神经损伤少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1WPk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神经外科学(320)题库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师)分类
0
神经外科学(320)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师)
相关试题推荐
男性,36岁,因下眶壁外爆裂性骨折经下睑睫毛下切口行修复术后1个月出现下睑轻度外翻,巩膜暴露2mm;受伤时皮肤软组织无裂伤,颧骨无骨折。应尽快采用哪种治疗措施
儿童病人尿道下裂的最佳分期手术年龄是
单侧鼻唇沟皮瓣,可以修复上唇组织缺损达
小口症伴有多处畸形,要分期手术者其麻醉方式宜选用
关于基底细胞癌,下列哪项是恰当的
患者诊断真菌感染,同时伴有肾功能不全,在选用抗真菌药物时,以下哪种药物不宜选用
烧伤休克的特点
关于深Ⅱ度烧伤的临床表现,下列错误的是
每克焦痂下组织细菌数量超过105个并向邻近未烧伤组织侵袭,产生全身感染症状任何致病因素(包括感染,创伤等)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A.小脑幕切迹疝B.小脑扁桃体疝C.视神经损伤D.颅内低压E.原发性脑干损伤
随机试题
CD4+细胞不具备的活性是
简述传播媒体的选择原则。
下列各情形中,哪些在构成单位犯罪以后,只处罚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及其他有关责任人员?()
某岸边工程场地细砂含水层的流线上a、b两点,a点水位标高2.4m,b点水位标高3.2m,ab两点间流线长度为12m。试问:ab两点的平均渗流力(kN/m3)最接近于下列()项。
在对数据实行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A药厂在2012年初有一新产品上市,是一个在国际上较领先的产品,全厂上下都信心十足地定下“2012销售年度完成6000万元的销售目标”。按此目标,各区域根据各自市场的情况给各销售人员分配了一定销售量任务。而到2012年12月31日才完成了不到600万元且回
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错觉,是指由物理、生理和认知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下列不属于这类现象是()。
WholesalepricesinJulyrosemoresharplythanexpectedandatafasterratethanconsumerprices,【C1】______thatbusinesseswe
TheRomansremainedincontrolofBritainfornearly400yearsandtheypulledoutin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