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材料1 在北方地区的一个贫困村,村内有座年年修,却年年毁的“桥”。每年雨季,乡干部都要“钦点”同一个工程队修桥,与山洪打“拉锯战”:用装载机往河道里卸土。因为没有涵洞,此举相当于在河道里拦腰筑坝。懂土建的村民给支招:土坝下顺水方向埋几个粗水泥管子,就可以
材料1 在北方地区的一个贫困村,村内有座年年修,却年年毁的“桥”。每年雨季,乡干部都要“钦点”同一个工程队修桥,与山洪打“拉锯战”:用装载机往河道里卸土。因为没有涵洞,此举相当于在河道里拦腰筑坝。懂土建的村民给支招:土坝下顺水方向埋几个粗水泥管子,就可以
admin
2020-12-09
68
问题
材料1 在北方地区的一个贫困村,村内有座年年修,却年年毁的“桥”。每年雨季,乡干部都要“钦点”同一个工程队修桥,与山洪打“拉锯战”:用装载机往河道里卸土。因为没有涵洞,此举相当于在河道里拦腰筑坝。懂土建的村民给支招:土坝下顺水方向埋几个粗水泥管子,就可以泄洪防冲毁。但乡干部根本不予理睬。
一位村干部揭示了其中奥妙:只有经常动工才能经常有钱赚。去年修桥开支16万,今年修桥又花了6万,但几天后一场大雨就把这6万冲没了。“乡干部每年都是这种干法,把钱全糟蹋了。”村干部气愤地说,有利的事情他们不仅要抢着干,还要“连续抢着干”。
与这种作风相关联的,是一旦项目对个人产生哪怕一丁点儿妨害,也会千方百计阻拦。在某个饮水困难贫困村,扶贫工作队发挥组织优势,拟从省水利厅申请30万元用于打井,解决村民吃水难题。这本是好事一件,但当扶贫队长向乡镇政府报告后,一番好意竞遭拒绝。“不用乡政府花钱,又能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何乐而不为?”扶贫工作队的人百思不得其解。
一位乡镇干部揭开了谜底:多年前,乡镇政府曾投入100万给村里打井,但始终没有见水,在群众的唏嘘声中宣告失败。“如果你们扶贫队花30万把水打出来了,乡政府的脸面往哪搁?”在个人名利与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有的干部缺乏担当奉献的勇气,就算利民好事也照样拒之门外。
在中部地区一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邀请专业人士进村考察觅得一块凹地,只要稍加改造,就能实现泉水自流蓄水,可以借此进行产业扶贫。鱼塘项目很快被提上扶贫日程,第一书记奔波1个多月争取到52万资金。村主任计划把工程承揽给熟人,但根据规定,需要乡镇政府、第一书记、扶贫队等多方共同组织公开竞标。如此一来,即便村主任“心仪”的工程队能中标,利润空间也很小。见无利可图,村主任便躲着不办事,鱼塘项目也因此被搁置。乡镇政府督查时发现这笔资金还趴在账上,认定为闲置资金,遂予以收回。“煮熟的鸭子飞了。”第一书记在得知资金被收回后,他的心里只剩下愤怒、沮丧、失望、迷茫。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另一个贫困村。该村约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要硬化,以方便百姓健身锻炼,12万元工程款已经到位,但村两委干部认为修广场对百姓有利,自己却得不到什么好处,明面上表示要加快进度,实际却久拖不决,时隔1年仍不施工,引起群众不满。
“7次开会,7次食言;7次拔草,7次失败。”村民们说,村干部每次都在村民大会上说“这周拔草,下周硬化”。但是1年过去了,村民们前后拔了7次草,唯独不见硬化施工,锈迹斑斑的健身器材被埋在1米多高的新草里。“群众着急,干部不急,能拖一天是一天。”
材料2 2018年上半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53万个,处理6.15万人。梳理这些案件可以发现有三个特点:
一是手法更加隐蔽。贪污、截留、挪用等比较原始粗暴的贪腐方式呈下降趋势,取而代之的是虚报冒领、套取等具有一定手续流程的侵占手法,“吃相”变得文雅。
二是本土干部成贪腐高发人群。本土干部占被通报总人数的96%,包括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等。而第一书记、扶贫队长等外来干部只占4%。
三是抱团贪腐现象增多。随着“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程序在农村普及,利益均沾成为当前基层微腐败的新特征,村支书、村主任、会计、小组长、报账员等集体犯事,查处一人而扯出一串,窝案串案现象增多,有的村两委班子几乎全军覆没。
综观这些案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涉案干部在早期忽视自身作风建设,严重混淆了公权与私利的界限,最终诱发微腐败,踩到了党纪国法的“高压线”,成为令人厌恶的“蝇贪”。
材料3 近年来,中央一直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贫困群众、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各地方政府也派出“骨干队伍”,与群众“结对子”,实行“挂钩帮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个别党员干部依旧没有认清自身的使命与责任,对扶贫工作仍然“应付了事”。有的打着“工作忙”的幌子,对扶贫任务“拖一拖、等一等、缓一缓”;有的只记住了要挖掘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却忽略了“扶贫扶志、扶智”的重要性,对扶贫工作“不上心”;有的在“纸面”上做“扶贫文章”,让扶贫工作“走了过场”。这些问题都反映出个别党员干部对扶贫工作的“不担当、不作为”。
问题:如何评论材料中的现象。
选项
答案
材料反映了在我国农村基层扶贫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对群众工作只知拖延、推诿,只顾牟取个人私利,公仆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涣散的现象。这些看似作风建设问题,实则混淆了公权与私利的界限,诱发微腐败,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作风建设攸关脱贫攻坚的成败,少数基层干部的“油腻作风”反映出他们事业心和责任感严重缺失,成天打着投机取巧蒙混度日的小算盘,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不仅没有积极推动扶贫,反而处处设置障碍,给脱贫攻坚战带来了新挑战。 要谨防“抢、躲、拖、拒”的“油腻作风”演变为微腐败,损害民生福祉、贻误地方发展。要让权力能正确行使,需要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使之在其位谋其政,不敢缺位越位;要建立农村群众参与乡村干部和扶贫干部选拔考核、评价与监督的长效机制,对于违反纪律规定的行为严肃问责,通过奖勤罚懒,扶优汰劣,让庸庸碌碌混日子、装模作样走过场的扶贫“庸官懒官”没有市场,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党员干部看到前途和希望。 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要摆正个人权力观、利益观。要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树立自律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担当、主动作为;要主动学习,通过经验交流、案例培训、实地考察,开阔视野,提升与扶贫工作相关的能力素质。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带领贫困群众找对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实现真脱贫。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1F2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公共科目
公选
相关试题推荐
各级行政首长分别主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他们在本级人民政府的全部工作中负有哪些责任?()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国家功能一般分为()。
中国共产党内第一篇系统论述毛泽东思想的文章是()。
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是坚持()。
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突破口是()。
在一份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就合同所规定的“意外伤害”条款的含义产生了不同理解,投保人认为其所受伤害应属于赔付范围,保险公司则认为投保人所受伤害不属于赔付范围,两种理解各有其理。在此情形下,法官对该条款的解释,做法不正确的是()。
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特殊情况下建筑工程可以在文物保护范围内施工,但需文物所在地政府批准,批准前要经上级政府同意。现接到群众举报,某地出现没有经过批准就开工建设的工程.但还没有毁坏文物主体部分,市文物局已经责令当地政府停止施工。省文物局高度重视,作出批示,由
国家机关的勤务人员属于人事统计的范围。()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随机试题
用甲人群作为标准,对乙人群进行标化,标化死亡比的计算公式是
“重感冒”指
一般临床取穴,髂嵴相当于
下列关于股利分配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甲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发行5年期面值总额为100万元的债券,债券票面年利率为1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按面值发行。2007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为()元。
假设有一投资组合,均等的投资于无风险资产和两只股票,如果其中一只股票的贝塔系数是1.5,并且整个组合和市场的风险水平一致,则组合中另一只股票的贝塔系数为()。
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下列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关于局域网设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BritishstudyfoundthatBvitaminscouldreducebrainshrinkageinolderpeoplewithmildmemoryloss.ItshowedthatBvitam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