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工程项目,业主通过招标与甲建筑公司签订了土建工程施工合同,包括A、B、C、D、 E、F、G、H八项工作,合同工期360天。业主与乙安装公司签订了设备安装施工合同,包括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合同工期180天。通过相互的协调,编制了如图1-1所示的网络进度计划
某工程项目,业主通过招标与甲建筑公司签订了土建工程施工合同,包括A、B、C、D、 E、F、G、H八项工作,合同工期360天。业主与乙安装公司签订了设备安装施工合同,包括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合同工期180天。通过相互的协调,编制了如图1-1所示的网络进度计划
admin
2010-03-16
72
问题
某工程项目,业主通过招标与甲建筑公司签订了土建工程施工合同,包括A、B、C、D、 E、F、G、H八项工作,合同工期360天。业主与乙安装公司签订了设备安装施工合同,包括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合同工期180天。通过相互的协调,编制了如图1-1所示的网络进度计划。
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基础工程施工时,业主负责供应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供应不及时,使A工作延误7天。
事件2:B工作施工后进行检查验收时,发现一预埋件埋置位置有误,经核查,是由于设计图纸中预埋件位置标注错误所致。甲建筑公司进行了返工处理,损失5万元,且使B工作延误15天。
事件3:甲建筑公司因人员与机械调配问题造成C工作增加工作时间5天,窝工损失2万元。
事件4:乙安装公司设备安装时,因接线错误造成设备损坏,使乙安装公司安装调试工作延误5天,损失12万元。
发生以上事件后,施工单位均及时向业主提出了索赔要求。
针对施工单位就以上各事件提出索赔要求,分析业主是否应给予甲建筑公司和乙安装公司工期和费用补偿。
选项
答案
事件1:业主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供应不及时,造成A工作延误,因A工作是关键工作,业主应给甲公司补偿工期和相应费用。 业主应顺延乙公司的开于时间和补偿相关费用。 事件2:因设计图纸错误导致甲公司返工处理,由于B工作是非关键工作.同时已经对 A工作补偿了工期,B工作延误的15天在其总时差范围以内,故不给予甲公司工期补偿,但应给甲公司补偿相应的费用。 因对乙公司不造成影响,故不应对乙公司工期和费用补偿。 事件3:由于甲公司原因使C工作延长,不给予甲公司工期和费用补偿。因未对乙公司造成影响,业主不应给乙公司补偿。 事件4:由于乙公司的错误造成总工期延期与费用损失,业主不给予乙公司工期和费用补偿。由此引起的对甲公司的工期延误和费用损失,业主应给予补偿。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0iv5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题库一级监理工程师分类
0
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一级监理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招标的主体可以是()。
合同质量要求不明确的,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可以()。
甲因住院急需手术费,向乙借钱。乙表示甲必须将住房卖给乙,才借钱给甲。甲无奈只得同意,与乙签订了卖房协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承包人按照承包合同的约定或者经过发包人同意,可以将其承包的工程()给他人完成。
(),是指当事人为了保障债权的实现,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而采取的法律保护措施。
基于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行为而产生的代理是()。
参加合同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相应权利、承担相应义务的当事人指的是()。
下列关于招标阶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监理人获得奖励办法可根据(),在专用条件相应的条款内写明。
设备工程市场中介组织参与经济活动时,都是以()的形式产生一定的法律关系。
随机试题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
患者,女,77岁。血尿20天。CT检查见图。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伴随1kg工质进入控制体积的能量为()。
[背景]某工程为斜屋面外贴面砖,该斜屋面为钢筋混凝土斜板,厚度为12cm,其中配有双向、双排12钢筋,拆模后出现大面积蜂窝麻面和孔洞观象,在很多工程中都出现此类事故。在贴面砖时,施工方事前虽已浇水,但面砖贴好后仍发现大量空鼓现象。[问题]是什么原因
关于契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讲完“体积的大小”后,张老师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日常用品的体积。这种教学方法是()。
试述我国现阶段的宪法实施保障体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望2019年上半年,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劈波斩浪、砥砺前行。一个个合作共赢的高光时刻,不断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的华章。异常繁忙的日程,展现大国领袖的视野与胸怀。3
设A=E-ααT,其中α为n维非零列向量.证明:当α是单位向量时A为不可逆矩阵.
Susan’smainaimfornextyearist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