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在混凝土灌注桩的下列检测方法中,( )选项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有效桩长及桩底沉碴厚度最有效。[2005年真题]
在混凝土灌注桩的下列检测方法中,( )选项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有效桩长及桩底沉碴厚度最有效。[2005年真题]
admin
2016-07-07
69
问题
在混凝土灌注桩的下列检测方法中,( )选项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有效桩长及桩底沉碴厚度最有效。[2005年真题]
选项
A、钻芯法
B、低应变
C、高应变
D、声波透射法
答案
A
解析
参见《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表3.1.2相关规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0g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建筑场地为松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孔隙比为0.78,要求采用振冲法处理后孔隙比为0.68,初步设计考虑采用桩径为0.5m,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Pa的砂石桩处理,按正方形布桩,不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据此估计初步设计的桩距和此方案处
某地基软黏土层厚18m,其下为砂层。土的水平向固结系数为ch=3.0×10—3cm3/s。现采用预压法同结,砂井做为竖向排水通道打穿至砂层,砂井直径为dw=0.3m,并距2.8m,按等边三角形布置,预压荷载为120kPa,在大面积预压荷载作用下按《建筑地基
某工程要求地基加固后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55kPa,初步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桩径取d=0.6m,桩长取l=10m,正方形布桩。桩中心距为1.5m,经试验得桩体承载力特征fpk=45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未达到设计要求,问在
某填海造地工程对软土地基拟采用堆载预压法进行加固,已知海水深1.0m,下卧淤泥层厚度10.0m,天然密度ρ=1.5g/cm3,室内固结试验测得各级压力下的孔隙比如表5—1所示,如果淤泥上覆填土的附加压力p0取125kPa,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某桥梁工程所处场地为均质黏性土,土层厚度为12m,剪切模量为300kN/m2,黏性土下伏泥岩层,桥梁自振周期为1.2s,则其动力放大系数为()。
某10~13层的高层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形平坦,非岸边和陡坡地段,基岩为粉砂岩和花岗岩。岩面起伏很大,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180m/s。勘察发现有一走向NW的正断层,见有微胶结的断层角砾岩,不属于全新世活动断裂。判别该场地对建筑抗震属于(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层及其剪切波速度如表9—2所示。已知结构自振周期为0.40s,阻尼比为0.05。按50年超越概率63%考虑。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取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2009年真题]
进行水文地质钻探,钻探深度60m,其各层土的性质如下:0~10m为粒径不超过0.5mm的含量≥50%、含圆砾(角砾)及硬杂质≤10%的黏性土;10~30m为粒径不超过20mm的含量≥50%、含圆砾(角砾)及硬杂质≤30%的碎石土;30~50m为极软岩;50
某风化破碎严重的岩质边坡高H=12m,采用土钉加固,水平与竖直方向均为每间隔1m打一排土钉,共12排,如图6—23所示,按《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提出的潜在破裂面估算方法,请问下列土钉非锚固段长度L,何项计算有误?()[2005年真题]
某建筑工程基础采用灌注桩,桩径∮600mm,桩长25m,低应变检测结果表明这6根基桩均为工类桩。对6根基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成果见下表,该工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一选项?()
随机试题
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四川大学2017年世界通史真题)
改正下列错别字(1)棵粒归仓(2)矫柔造作(3)不记其数(4)星罗齐布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主要体征是
在管道弯曲部分和方形伸缩器处,宜采用的绝热结构材料为()。
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不合格为由,拒绝支付工程款,施工单位诉至人民法院。向人民法院提交的下列资料不属于证据的是()。
下列贷款中,关于国家风险的是()。
DPMO值可以用来综合度量()的质量。
一般资料:莫某,男性,高二学生,自己来咨询。求助者自述:两年前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在看一部二战时期电影,看到日本士兵在一个孤岛上杀当地居民并吃人肉。当时我心里感到非常恐怖,想不通人为什么会吃同类,不敢再看下去就把电视机关了。可是那种镜头反复在脑海里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Thisisoneoftheadvertisementsputfora______.WhichsectioncanyougetonlyonWednesda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