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dmin
2019-10-30
32
问题
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选项
A、甲某因被辞退意欲报复原单位,遂明知建筑物内有人值班仍放火,致值班人乙死亡。甲某对于损毁财物持直接故意心态,对人员被烧死持间接故意心态
B、甲意图杀死乙,其得知某日乙将在单位值班室值班,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结果将顶替乙值班的丙烧死。甲对丙的死持间接故意心态
C、甲是捕猎高手,捕获的猛兽养在家中,某日出门忘记了锁门,其邻居来家中被猛兽咬成重伤。对甲应定过失致人重伤罪
D、甲偷取输油管道内的油放回家中缸内,不料此缸漏油流了一地。其母半夜起床用火柴点灯,引起大火,母亲被烧死。则甲构成盗窃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答案
A,C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主观方面。犯罪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主要如下:(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2)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有观点认为,明知结果的必然发生而持放任态度时,也应属于间接故意。我们认为不存在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必然发生而加以放任的情况。因为放任是对危害社会的结果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其前提是危害结果存在发生与不发生这两种可能性时,只有如此,行为人才可能存在后果发生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的心理态度。(3)特定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不同。直接故意,其行为性质和结果性质是同一的,其结果也是特定的,危害结果发生与否,不影响定罪,而是在以结果为既遂要件的犯罪里是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标志。间接故意,特定的结果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结果发生与否都不违背其意志.当仅有行为而无结果时.尚不能认定构成此种犯罪。本题中。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B项中甲是发生了对象认识错误,但其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选项CD考查犯罪过失,C项甲应当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应认定为过失致人重伤罪,D项甲对其母亲被烧死的结果无法预见,所以并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09u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和适用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当事人有权拒绝执法人员当场收缴行政处罚罚款?()
下列有关行政合同的行政指导和监督的说法正确的有:()
19.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司考,卷一,第3题)
18.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2009年司考,卷一,第2题)
法的价值评价标准的作用有()
某国有企业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决定申请破产重整,对企业实施拯救。其拯救措施之一是进行裁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请回答下列问题。依照劳动法规定,企业在重整期间需要裁减人员时,应采取的程序是:()
丙实施抢劫犯罪后,分管公安工作的副县长甲滥用职权,让侦办此案的警察乙想办法使丙无罪。乙明知丙有罪,但为徇私情,采取毁灭证据的手段使丙未受追诉。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63题,多选)
甲因在学校饭堂投毒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关于甲的假释,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11题,单选)
在符合“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的前提下,关于减刑、假释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海关监管手续费仅对___货物征收。()
右肾门为下列哪项结构所覆盖()
关于CT值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患者,女,26岁,自述脑子反应快,特别灵活,好像机器加了“润滑油”,思维敏捷,概念一个接一个地不断涌现出来,说话的主题极易随环境而改变(随境转移),可能患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下列关于外国银行分行的表述,正确的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为富裕。
在回归分析中,相关系数r=1表示()。
学习策略
下列属于学习迁移的现代理论的有()。
A、 B、 C、 D、 C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