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专升本
阅读朱光潜《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
阅读朱光潜《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
admin
2018-10-31
69
问题
阅读朱光潜《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改的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请回答:
(1)概括出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
(2)作者认为“咬文嚼字”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这段文字中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选项
答案
(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3)举例论证或例证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djz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题库普高专升本分类
0
语文
普高专升本
相关试题推荐
《张中丞传后叙》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是()
_________,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柳永《望海潮》)
文章千古事,______。(杜甫《偶题》)
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是()
李清照的号是()
《漱玉词》是李清照的词集。()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远道不可思,_______。
柳永是南宋专力写词的作家。()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_______。
求田问舍,________,刘郎才气。(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随机试题
国际战略联盟
A.戴N95口罩、穿专用防护服、戴双层手套B.戴医用口罩、穿隔离服、戴手套C.穿普通工作服、戴手套D.戴N95口罩、穿普通工作服、戴手套E.戴医用口罩、穿专用防护服、戴双层手套对灭活的流感样病例标本在进行抗原检测时,应采用的防护措施是
可用于制备疫苗的物质是()
患者,男,49岁。平素脾气暴躁,近日见右胁痛,口苦口干,急躁心烦,目赤,头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用药宜选
患者,男性,70岁。肺心病,下肢水肿,WBC2.0×109/L哮喘严重并呈端坐呼吸,护理人员观察此患者时应注意为警惕患者肺性脑病的发生,还应注意观察
信息的可存储性是指信息存储的()。
工业企业的固定成本一般包括()。
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
下列机构中,具备法人资格的是()。
Whatdoesthemanmea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