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诉讼时效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卷三第52题)
关于诉讼时效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卷三第52题)
admin
2018-03-23
56
问题
关于诉讼时效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卷三第52题)
选项
A、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法律规定的有些债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B、当事人不能约定延长或缩短诉讼时效期间,也不能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
C、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阐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D、当事人在一审、二审期间都可以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答案
A,B,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诉讼时效的特征、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三)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四)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故A选项正确。
该规定第2条规定:“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故B选项正确。
该规定第3条规定:“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故C选项正确。
该规定第4条规定:“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依据该规定,原则上,债务人应在一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除非有法定的例外情形(基于新证据),未在一审期间提出抗辩的,视为默示放弃诉讼时效利益,不得在二审期间提出,故D选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aMG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公司诉乙公司合同违约一案,在A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之后,乙公司发现新的重要证据,遂向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后,在再审审理过程中,甲公司和乙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在此情况下,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张某于2004年成立了一家个人独资企业,在申请企业登记时明确以个人财产出资,但是在企业存续期间的收入归张某家庭使用。企业于2006年解散,此时王某、李某是企业的债权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耿某是某报社编辑部的工作人员,该报社为了宣传王某的助人事件,要求耿某写一篇文章。有关该作品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委托乙采购钢材,并给了乙一份无期限限制的授权委托书。半年后,甲通知乙取消委托,并要求乙交回委托书,乙因故未交。一个月后,乙以甲的代理人的身份与丙签订了一份价值100万元的钢材订购合同。根据上述情形,下列表述哪个是错误的?
甲公司因与乙公司的合同纠纷向某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甲公司的仲裁请求得到仲裁庭的支持。裁决作出后,乙公司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法院在审查过程中,甲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仲裁裁决。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2年卷三第50题)
关于法院与仲裁庭在审理案件有关权限的比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卷三第85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离婚诉讼,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第77题)
关于普通程序的重要性,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第78题)
关于起诉与受理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卷三第79题)
关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间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卷三第38题)
随机试题
试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略。
“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
位于上皮细胞侧面的连接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两种以上的细胞连接称_______。
患者,20岁,骨折愈合良好,5年后骨折处骨组织病理变化表现为()(2011年)
=()。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财政预算应采取的政策是()。
下列经济各项负债中,其计税基础为零的是()。
当你把社会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时候,重视多种因素的动态协调,才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假如遇到问题,就从概念出发,进行简单的定性和判断,强求一致,非此即彼。这种思维的简单化、片面化、极端化,都与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这段话的主旨是()。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
假设用户Q1有2000台主机,则必须给他分配(1)个C类网络,如果分配给用户Q1的超网号为200.9.64.0,则指定给Q1的地址掩码为(2);假设给另一用户Q2分配的C类网络号为200.0.16.0~200.9.31.0,如果路由器收到一个目标地址为11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