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唐律疏议.杂律》:“诸坐赃致罪者,一尺笞二十,一疋(音匹——编者注,一疋就是一匹的意思)加一等;十疋徒一年,十疋加一等,罪止徒三年。”疏议曰:“赃罪正名,其数有六,谓受财枉法、不枉法、受所监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唐律疏议.杂律》:“诸坐赃致罪者,一尺笞二十,一疋(音匹——编者注,一疋就是一匹的意思)加一等;十疋徒一年,十疋加一等,罪止徒三年。”疏议曰:“赃罪正名,其数有六,谓受财枉法、不枉法、受所监
admin
2019-01-15
60
问题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唐律疏议.杂律》:“诸坐赃致罪者,一尺笞二十,一疋(音匹——编者注,一疋就是一匹的意思)加一等;十疋徒一年,十疋加一等,罪止徒三年。”疏议曰:“赃罪正名,其数有六,谓受财枉法、不枉法、受所监临、强盗、窃盗并坐赃。然坐赃者,谓非监临主司,因事受财,而罪由此赃,故名坐赃致罪。”
(1)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唐朝的什么制度?
(2)根据该段文字分析该制度适用的情形?
(3)唐律规定该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4)唐律规定该制度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选项
答案
(1)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唐朝的六赃犯罪之一——“坐赃”犯罪。 (2)唐朝的六赃是指犯赃罪的六种情形: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强盗、窃盗和坐赃六种情形。 (3)唐朝将赃罪区分为六种情形,并具体规定了坐赃犯罪,区分了坐赃犯罪的量刑幅度,使得贪污受贿的各类犯罪在法律上有法可依。 (4)唐律规定六赃犯罪以惩办贪官污吏,净化官吏队伍,但规定六赃犯罪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稳定统治秩序。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Eh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提出近代意义上的主权概念的思想家是
关于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和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1年真题)检察官李某系中共党员,他以匿名信方式向监察机关检举某领导的贪污行为。他的法律监督行为属于
(2005年真题)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这段话表明
(2008年真题)按照唐朝的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适用自首减免刑罚原则的犯罪包括
(2007年真题)中国古代以凌迟作为国家法定刑的朝代有
(2012年真题)下列关于唐朝继承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2005年真题)按照唐律规定的化外人相犯原则,阿拉伯人与日本人在长安相犯,应适用的法律是
(2012年真题)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国家领导人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
《唐律疏议.名例律》(卷五):“诸同职犯公坐者,长官为一等,通判官为一等,判官为一等,主典为一等,各以所由为首;(若通判官以上异判有失者,止坐异判以上之官。)若同职有私,连坐之官不知情者,以失论。即余官及上官案省不觉者,各递减一等;下官不觉者,又递减一等。
随机试题
A.骨关节炎B.感染C.类风湿性关节炎D.痛风E.假性痛风
苦寒有毒,功能疗癣的药物是
已知甲、乙两个方案为互斥方案,且两个方案计算期相同。已知NPV(甲)=186.46元,NPV(乙)=132.95万元,那么应选择()。
承包人应根据价格清单的()因素,对拟支付的款项进行分解并编制支付分解表。
采用三栏式明细账的有()。
任何一项政策都是孤立存在的。()
关于我国能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4年1—5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约1325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软件产品完成收入4141亿元,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完成收入2649.3亿元,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完成收入1399.2亿
若f(-χ)=-f(χ),且在(0,+∞)内f′(χ)>0,f〞(χ)>0,则在(-∞,0)内().
你不能来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