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乙两公司于2003年6月15日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从乙公司购买100台电动缝纫机,货到一星期内付款。甲公司收到货物后,当即进行子调试,发现大部分机子都存在运行不畅的毛病,因缺乏经验,甲公司认为这是新机器的缘故,未向乙公司反映,并于6月21日交
甲、乙两公司于2003年6月15日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从乙公司购买100台电动缝纫机,货到一星期内付款。甲公司收到货物后,当即进行子调试,发现大部分机子都存在运行不畅的毛病,因缺乏经验,甲公司认为这是新机器的缘故,未向乙公司反映,并于6月21日交
admin
2009-05-14
84
问题
甲、乙两公司于2003年6月15日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从乙公司购买100台电动缝纫机,货到一星期内付款。甲公司收到货物后,当即进行子调试,发现大部分机子都存在运行不畅的毛病,因缺乏经验,甲公司认为这是新机器的缘故,未向乙公司反映,并于6月21日交付了货款。2006年3月,甲公司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要求乙公司退款。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选项
A、申请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仲裁委员会可不予受理
B、仲裁中并无时效要求,仲裁委员会应依法受理并裁决
C、仲裁时效是由仲裁委员会裁决决定的,因此仲裁委员会先受理再审查仲裁时效
D、仲裁委员会应予以受理,经审理发现申请超过诉讼时效的,裁决驳回仲裁请求
答案
8
解析
根据《仲裁法》第74条的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可见,在仲裁时效期间这一问题上,《仲裁法》本身并未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而是指出适用争议所应依据的实体法律的有关规定。就诉讼时效而言,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又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及《合同法》第129条关于特殊诉讼时效的规定可判断,本案的诉讼时效是2年,但诉讼时效是否已超过2年或者是否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事由,则应先由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审理查明,若发现确实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的,裁定驳回仲裁申请。《民诉意见》第153条也规定,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8i2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法律关系主体构成的资格
(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
为什么说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思想社会关系?
试论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特征。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谈谈法在市场经济关系中的作用。
法律推理(西北政法大学2006年考研题)
某实业公司与王某签订承包协议由王某承包该公司在甲市设立的分公司,该分公司独立核算,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法人代表为王某。实业公司为王某提供了办公地点和经营的一些合法手续。承包后,王某以某实业公司的名义与某物资供应公司签订了提供铁金粉一万吨、总价款2000
案情:甲公司从某银行贷款1200万元,以自有房产设定抵押,并办理了抵押登记。经书面协议,乙公司以其价值200万元的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为甲公司的贷款设定抵押,没有办理抵押登记。后甲公司届期无力清偿贷款,某银行欲行使抵押权。法院拟拍
试论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规则。度、法定证据制度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历史变迁,这三种证据制度分别与弹劾式刑事诉讼模式、纠问式刑事诉讼模式、近现代刑事诉讼模式相对应。实事求是证据制度是我国实行的证据制度,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据制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认为司
【案情】花园小区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犯罪现场破坏严重,未发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经查,李某有重大犯罪嫌疑,其曾因抢劫被判有期徒刑12年,刚刚刑满释放,案发时小区保安见李某出入小区。李某被东湖市公安局立案侦查并被逮捕羁押。审讯期间,在保安的指认下
随机试题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有助于再障与急性白血病鉴别的是()
卵子由卵巢排出后未受精,黄体开始萎缩是在排卵后的( )。
新咳久咳皆可应用的药为
从银行借入长期借款5000元,用于归还前欠货款,正确的说法有()。
在财务分析中,资本回报率(ROE)可以分解为()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新增内容包括()。
日出:日落
当前,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但也应看到,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倭马亚王朝】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世界上古史、中古史真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