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出卖人应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出卖人应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admin
2017-03-14
88
问题
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出卖人应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选项
A、合同约定卖方代办托运,出卖人已将标的物发运,即将到达约定的交付地点
B、买受人下落不明,出卖人将标的物提存
C、标的物已运抵交付地点,买受人因标的物质量不合格而拒收货物
D、合同约定在标的物所在地交货,约定时间已过,买受人仍末前往提货
答案
A,C
解析
《合同法》第142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所以本案关键要确定交付的时间,本案标的物虽以代办托运方式运输,但当事人之间约定了交付地点,在到达交付地点之前标的物尚未交付。A当选。《合同法》第103条规定:“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B错误。《合同法》第148条规定:“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买受人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C正确。《合同法》第143条规定:“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D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71G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欠乙10万元,甲之友丙与乙签订了保证合同,此时丙白有财产只有8万元。后甲不能清偿,乙诉至法院要求丙清偿10万元。丙在答辩状中称:本人自有财产不足清偿,请免除我的保证责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张某于2003年5月8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2004年5月6日就相同主题再次向该局提出申请,并声明要求优先权。对此,以下表述中何者为正确?
张某打算自己投资设立一企业从事商贸业务。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甲公司聘请乙专职从事汽车发动机节油技术开发。因开发进度没有达到甲公司的要求,甲公司减少了给乙的开发经费。乙于2007年3月辞职到丙公司,获得了更高的薪酬和更多的开发经费。2008年1月,乙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汽车节油装置技术。关于该技术专利申请权的归属,下列
海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某违反法律规定,在没有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和某公司签署国家控制药品原料的购销合同,造成400万元款项无法追回,给海大公司带来重大损失。但慑于郑某的权力,海大公司董事会迟迟不追究郑某对公司的赔偿责任。依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就海大
村民古奇向海德借款人民币4万元,古奇出具的借条上写明8个月后归还,双方并且口头商定不支付利息。借款12个月后古奇欲归还所借款项,双方对归还4万元本金没有异议,但对是否要偿付利息双方发生争议。对于这一问题,以下意见中正确的是:()
中国某A公司与日本某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一家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双方约定该企业以联合管理委员会作为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作企业的重大问题。后来,该企业在存续期间因管理不善,负债累累,最终无力继续经营而被解散。有关该企业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投资人委托或聘用的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的人员不得有( )行为。
王某与李某因合同发生争议,王向李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履行合同。法院受理后,非合同当事人唐某认为自己对原被告之间争议的合同标的物拥有所有权,要求参加诉讼。参加诉讼后,唐某认为受理法院无管辖权,便提出管辖权异议。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对于招标投标项目,招标文件往往载明了投标有效期,该投标有效期从()起计算。
电子商务在哪些方面改变了国际企业国际营销的方式?()
A.洛伐他汀B.普罗布考C.烟酸D.非诺贝特E.考来烯胺可引起高氯性酸血症的药物是
患儿7个月,牛奶喂养,5个月时加米汤,未加蛋黄、肉泥。查体:反应迟钝,表情呆滞,面黄虚胖,毛发枯黄,肝脾分别在肋下2.5cm,血涂片示红细胞体积增大。其贫血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A.杵状指B.匙状甲C.爪形手D.“助产士”手E.梭形关节
适用于在街头大量派送的楼盘销售宣传资料是()。
A、B两根圆形输水管,管径相同,雷诺数相同,A管为热水,B管为冷水,则两管流量的关系为: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紫荆花、大桥、海水图案的绿色旗帜。()
我们总以为真理掌握在多数人手里,事实上是这样的吗?不是,多数人掌握的是舆论。当真理被发现之前,公众有谁会掌握呢?而一旦被有识之士发现了。又有几个人能很快接受呢?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证明自由落体速度与质量无关前,谁又不是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落得快呢?一旦大家接受了
几年来,我国许多餐厅使用一次性筷子,这种现象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批评。许多资源环境工作者在报刊上呼吁:为了保护森林资源,让山变绿、水变清,是采取坚决措施,禁用一次性筷子的时候了!以下除哪项外,都从不同方面对批评者的观点提供了支持?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