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dmin
2021-08-09
73
问题
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选项
A、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C、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D、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答案
A
解析
危害结果是危害行为对法益所造成的实际侵害,它具有因果性、侵害性、现实性、多样性和规范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规定,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236条第2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刑法》第236条第2款规定,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所以A项所述的甲的行为是侵害了孙某的合法权益,已经造成了实际损害,所以A是错误的,应选。《刑法》第129条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B项中警察乙虽然在其枪支丢失后没有及时报告,但是清洁工捡到枪支后立即上交,没有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后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所以B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刑法》第262条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C项中丙诱拐5岁孤儿离开其监护场所(孤儿院),尽管该孤儿在丙的养育下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丙的行为仍然触犯了《刑法》第262条的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C项的说是正确的,不应当选。《刑法》第196条规定,恶意透支的,按信用卡诈骗论,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D项中丁某的行为并没有构成对法益的实际侵害,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所以D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2GP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题库公安招警分类
0
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
公安招警
相关试题推荐
甲公司因其业务员遗失一张银行汇票,向票据支付地的A区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的是()。
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
死刑案件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殊程序,除了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以外,应当报请()。
以下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是()。
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在公诉案件中,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的主体是()。
下列属于劳动教养人民警察执法执纪的基本原则的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基本公安政策的有:①宽严相济政策②重证据、重调查研究政策③严禁刑讯逼供政策④尊重和保障人权政策⑤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政策
随机试题
引起肠道运动加速的原因不包括
患者,女性,12岁,童年曾患麻疹,以后常有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此次发作较重,常于晨起或入夜睡觉时咳大量脓痰,来诊,查体:体温38℃,脉搏82/rnin,血压14/9kPa(105/67.5mmHg),慢性病容,实验室检查WBC20×109/L,中性粒细
隔离的意义是
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
下列关于疏散门设置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股份有以下三层含义:第一,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构成成分;第二,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第三,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
()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单位。
实施业务连续性管理首先需要识别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的优先顺序,明确恢复的时间目标。()
将14拆成几个自然数的和,再求出这些数的乘积,可以求出的最大乘积是多少?()
设二维随机变量(X,Y)在区域D={(x,y)|0≤y≤1,y≤x≤y+1}内服从均匀分布,求边缘密度函数,并判断X,Y的独立性.
最新回复
(
0
)